Tuesday, September 15, 2009

马印关系,放晴又暴雨,华社怎么看?

同祖宗、族群、文化、习俗、宗教就自然相亲相爱吗?马中关系呢?

虽然马印同属马来群岛,共享陆路和海洋边界,彼此具备马来民族特质,但双边关系并非想象中的和谐亲密。

马印离不开周期性的争议,彼此互相指责对方,从严肃的领土岛屿争议、海上舰艇摩擦、到女佣劳工、季节性烟霾,延伸文化盗取、外资的竞争、油棕圜丘和伐木业的事宜等... 各种问题困扰两国兄弟国。



马印两国的马来人,500年前是一家人,为何两国关系会弱不经风,甚至不堪一击呢?

除了政府之间的官式联系之外,民间似乎缺乏互动和交流。这有别于马中两国民间频密往来的情况。

马中两国关系在1990年才算「开放」,之前虽有建立邦交但是双边关系并不融洽,共产党是大马心中的刺。

相对的,印尼曾在60年代发起马印对抗,反对马来西亚的成立。事过境迁,马印关系也不见得特别密切。



同祖宗、族群、文化、习俗、宗教就自然相亲相爱吗?答案是否定的。马印是最好例子。

《东方日报》编务总经理吴彦华在其文章「兄弟反目,马印再对抗」指出,印尼最近掀起强烈反马情绪,有人担心重演60年代「马印对抗」历史。


奇怪的是它却没有引起华社恐慌。也许大家并不「看好」对抗最终会形成,更重要的是大马华人不关心马印文化渊源,也不了解双方发生何事。

华巫虽然共处一国,却存有严重差异。相对之下,印尼与大马份属国际,两国的马来文化却血浓于水。

于是就出现国内兄弟族群与国际兄弟族群的亲疏、恩仇、以及理解与误会之间等的矛盾交织。

大马华人很难理解,只是一个旅游宣传片误置了峇厘民间舞蹈为大马文化,就那么严重吗?

南洋诸岛舞蹈文化本来就同源同种,类似相仿。在外国人眼中,不论出于无意识的混淆,或刻意的鱼目混珠,都在情理之中,谅解之内。

印尼群众拉布条示威,甚至可能威胁到在印的大马人安全,的确匪夷所思。

华社不关心马印关系是事实,文化、肤色和认同感是主因。我们应该如何检视马印纠纷呢?

看似没有直接影响我们,其实不然。华裔家庭内的女佣,工厂、圜丘、建筑工地的印尼工人,合法和非法等,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圈内。

撇不掉依赖,造就风险,带来隐忧。马印关系注定在风雨摇摆中走过来。

20090910syednlum

《东方日报》专访前外交部长赛哈密,分享他对马印关系的观点。他曾担任10年的外长,拥有丰富的外交经验。

询及为何大马的马来人和印尼的马来人同属马来群岛,关系却不是想象中密切时,赛哈密直接点出,大马的马来人和印尼的马来人拥有不同层度意义。

他说:「大马的马来人是宪法定义(信仰回教、使用马来语,以及奉行马来人文化),但是马来人对印尼而言或许只是指廖内群岛的马来人。」

「除了廖内群岛的马来人(种族)之外,印尼还有其他地区的人,如亚齐(Aceh)、爪哇(Jawa)和武吉士(Bugis)等。」

20090910h_syed (3)

他指出,虽然马印拥有相似的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惟两个都是主权独立国家,彼此在国际舞台上相互竞争。

他表示,竞争是正常的事情,就如中国、香港和台湾之间也存在不同层度的竞争,尽管他们都是华人。



 【马印民间社会可扮演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推手】

前外交部长丹斯里赛哈密认为,改善大马和印尼双边关系不能仅靠两国政府,马印民间社会也应该扮演推动角色,以及向印尼人塑造正确的观念。

他指出,马印关系不仅存在国与国之间的官方联系,包括民间、社会团体和媒体之间的互动。

他认为,两个人民缺乏互动,民间团体的往来也不频密,彼此都不了解对方的差异和避忌。

sentimen-indonesia-vs-alays.gif Sentimen Indonesia vs Malaysia Marak di Facebook image by Kopral_jhono

他说:「我们没有贴近印尼的时事发展,不了解印尼国情原来已经悄悄变化。」

赛哈密在住家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指出,马印关系存在着即互补、互需又竞争的特殊情况,彼此了解对方,但又不熟悉的矛盾局面。

他认为,两国民间应该加强互动联系,这是正规的官方关系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他说:「我们在印尼有朋友吗?有没有支持我们的朋友?认同大马观点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少... 为何如此?」

「我们需要这些(印尼)朋友,我们需要他们协助向其他印尼人传达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若只是政府对政府的关系,底层的民间缺乏互动,这并不足以拉近两国关系。我们应该让印尼了解大马的想法,不仅通过政府机制,民间管道也扮演非常重要角色。」

「我们应该缔造马印民间的友善关系,让印尼人更深入了解我们的想法,这是观念塑造。」



他表示,一旦印尼民间缺乏正确的「大马观」,他们的情绪可轻易地被挑起和遭有心人玩弄。

他指出,若大马在印尼缺乏朋友,一旦发生矛盾事件,我国就少了一张嘴巴,没有为大马说话的人。

他认为,商界企业人士也能扮演两国沟通的桥梁,就如两国成立的「名人组织」(EPG)。

 

【马印领袖缺乏私交】

赛哈密认为,马印两国领袖加强官方联系之余,更应该努力发展良好的个人互动关系,以便有效地解决两国矛盾。

他说:「我们丢失了领袖们之间应有的个人联系,仿佛只存在官方关系,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处理双边关系的过程时,偶尔需要使用『隐形管道』和『隐形网络』。」

「以前我们拥有这些『隐形』方式,如今领袖们缺乏私交,难以通过非正式管道处理双边课题。」



他指出,两国领袖维持官方联系之余,也应该积极发展个人交情,同时将这项努力下达至两国官员,让官僚系统的官员了解政治领袖重视马印关系。

他举例,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和时任内政部长的丹斯里嘉沙里与印尼的领袖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可是此景不复存在。

他认为,马印关系在11年前,即苏哈多政权倒台,印尼出现民主改革后,两国关系起了微妙变化。

他说:「马印经历不同阶段的关系,时而紧张、紧绷,有时又良好正常,这全因我们是邻居、拥有同样的文化、宗教和语言所致。」

「印尼是我国在东盟和国际舞台的重要伙伴,区域发展可影响马印关系,特别是两国政治局势被有心人炒作后,扭曲印尼人对大马的观感和认识角度。」

「大马的经济发展导致我们对人力需求量激增,最直接和容易的人力市场是引进印尼工人,这间接使到大马对印尼(外劳)的依赖。」

他指出,过度依靠印尼的人力,以及马印两国拥有共同陆路和海洋边界,以及领土争议等事件。一旦发生任何事情,肯定影响马印关系。

他认为,印尼国内发生的事情对我国也构成影响,如该国的政治课题、选举和失业率,大马都受这些事件「外溢」因素影响,承担某些风险。

他说:「虽然印尼发生的事情是个别案件,但是却在炒作之下成为大课题。」



【印尼媒体炒作马印课题】

赛哈密认为,高度自由的印尼媒体不断炒作马印课题,点燃印尼人「反马情绪」。

他表示,印尼报章媒体不受政府约束,拥有很大空间和自由度报道新闻,往往为了刺激销量,不惜炒作新闻。

1998年印尼总统苏哈多下台后,该国政府放宽媒体管制,取消限制报章出版的法令后,印刷媒体在当地蓬勃发展。

赛哈密说:「印尼媒体的新闻报道,未能真确反应所有印尼人的观点,许多新闻是夸大其辞。」

「印尼人反马的言论观点是该国媒体不断炒作建构而成,并非实际情况。」



他表示,新闻部属下的《马新社》和其他语文报章与印尼媒体有联系,两国媒体可以扮演沟通角色,淡化矛盾。

他认为,两国新闻从业员应该互相拜访,特别是发生矛盾时期。

 询及为何印尼媒体煽动该国人民「反马」情绪时,他说:「他们(媒体)都认为本身的观点代表印尼人的心声。媒体以为自己是人民的代表,民意所在...」

「它们当中很多拥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认为我们欺负印尼人,我们打压他们...」

相对的大马媒体处理马印新闻时,以平衡方式报导,呈现双方的观点。

GanyangMalaysia.jpg image by Adhie_07

尽管如此,他认为,许多来马工作的印尼女佣家庭,对大马雇主的印象以负面占多数。

他表示,雇主亏待女佣的事情只是个案例子,印尼媒体不能以偏概全。

他说:「我们应该尽快与印尼媒体沟通,解决它们对大马的误会,否则事情可能将恶化。」

赛哈密回忆道,某年马印关系紧张期间,他在印尼接受该国媒体访问时被询及:「来印尼访问,不怕生命受威胁吗?」

他回答,印尼是大马邻国,一个友善的国家,身为外长的他前来访问为何担心自身安全呢?



不满大马以小欺大

赛哈密指出,印尼媒体尝试制造不满大马的情绪,认为我国「以小犯大」。

他说:「从印尼的角度而言他们认为,大马这个小国竟然教训我们大国印尼,内心产生不满大马情绪。」

「他们正考验大马的耐性,观察大马是否真能站稳立场,坚持己见。」

此外,他认为,虽然马印两国来自同样的文化纽带,照理应该了解彼此,惟同时也需要特别谨慎。

他说:「我们越了解对方就应该越谨慎,就比如两夫妻,只要一方有动作,另一方就能察觉和解读。」

他认为,大马必须减少对印尼外劳的需求,外劳是马印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经常出现争议的项目。

他说,或许制定最低薪金能暂时化解纷争,但是长远而言可能引来更多非法入境者。

「虽然我们制定各项减小外劳的政策,可是外劳需求量依然没有下跌。比如这边厢油站落实自我添油措施后,减少人力需求;那边厢的肮脏、粗重、大马人没兴趣的工作却吸引外劳。」

 

【盗取文化】

至于印尼当局指责我国「盗取」印尼的文化如歌曲和舞蹈时,赛哈密说:「我们活在全球化的年代,边界概念逐渐模糊,况且两国共享文化。」

「文化交流及融合过程中,我们都兼容各种文化,包括舞蹈和歌曲。他们(印尼)指责大马国歌《Negaraku》,抄袭印尼的《Terang Bulan》,同时又挑起(已经解释)的《Pendet》舞蹈事件。」



「国歌或许与《Terang Bulan》相似,这不表示我们盗取啊!我们怎么可能换国歌呢?哪有换国歌的国家?」

「若说盗取文化,难道大马的华人也盗取中国的舞狮和舞龙文化吗?华人给红包,马来人给青包,难道又是盗取文化吗?」

他认为,大马建国过程中吸纳各种文化,成为独特多元的大马特色,我们没有「盗用」别人文化。

针对大马的外交政策重点是否转向中东,淡化马印的重要性时,曾在1999年至2008年期间出任外交部长的赛哈密指出,大马延续以往的外交政策,分别在于采取不同的方式。

他说:「东盟是大马外交的基石,印尼则是东盟最大的国家,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全球第4大人口稠密的国家(2.4亿人)。」

「根据惯例,大马新任首相访问东盟成员国时,首选印尼以表示我们重视与它的关系。」

1 comment:

  1. 印尼其实是种族大熔炉,有马来人,爪哇人,BUGIS,MINGAKABAU,阿齐人等几百个民族,其中爪哇人最多,真正的马来人只占少数

    这些民族并没有共同的祖先,语言也不相同,他们并不是马来人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