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民政党,许子根.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民政党,许子根.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October 6, 2010

敬益舞剑,意在何方?

敬益出手:谁遭殃?谁受惠?
事实上,林敬益是否担任顾问已不是重点,他的无形影响力无需“顾问光圈”已能发光发热,甚至超越掌握实权资源的主席许子根。


民政党老佛爷林敬益掷下威力无比的辞职炸弹,直接冲击党主席许子根的领导威望。

虽然许子根的政治启蒙恩师是另一位拥有敦勋衔的林苍佑,惟1990年大选林苍佑落败淡出政坛后,许子根逐渐成为林敬益的门徒。



林敬益视许子根为其接班人,不惜割爱放弃郭洙镇,在2005年党选期间公开力挺许子根,让他顺利成为署理主席,为接任党主席铺路。

林敬益也修改党章,让署理主席以代主席身份接班,而不是90天之内重选新主席。

1982年“四君子”之一的许子根,以“打入国阵,纠正国阵”口号加入民政党一直受到器重和栽培。



从1982年大选上阵成为丹绒区国会议员,1986年栽在林吉祥手中,但也受委为时任首席部长林苍佑的政治秘书,为日后成为首长打下良好基础。

1990年“丹绒二役”令林苍佑意外落马,林敬益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党内情况,向马哈迪力荐许子根出任首长。



据了解,当时马哈迪对民政党推荐许子根有不同看法。林敬益与马哈迪在“首长职”课题上交手时,林敬益主动“让出”首长职由马哈迪决定。

马哈迪明白对方采用“以退为进”策略,林敬益才在尔后推荐许子根。当时吴清德是热门人选,而马哈迪也属意吴清德。最终由许子根脱颖而出接棒成为首长,吴清德屈居行政议员。

林敬益与马哈迪会面时不断推荐许子根,并在达致协议后多次还重复“许子根”的名字,马哈迪则说:“不是吴清德啊?”

Tuesday, October 5, 2010

10月,政治热

10月,政治热度不断上升
才踏入10月,先是民主行动党霹雳州引发倪氏堂兄弟与古拉的内讧,接着民政党老佛爷林敬益周一(4日)也“突然”宣布辞去顾问职,让民政党陷入一场新的政治风暴。



三美威鲁卸下担任31年的国大党主席职对该党带来的冲击还是未知数,而人民公正党区部党选所发生的事端,加上高职的激烈竞争,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大马朝野政党因各自不同的原因,不约而同陷入10月风暴,成为媒体聚焦点,更引起民众的关注。

这个10月不太冷!多宗高调政治事件让大马政坛处于聚焦点,事件的人物亦成为讨论对象。民政党顾问林敬益辞去顾问职,推高政治温度。

林敬益在没有任何预警下,突然宣布辞去担任3年的顾问职,为民政党投下深水炸弹,矛头直指当年自己钦点的接班人丹斯里许子根。



退出政坛,有“傻仔医生”的林敬益在民政党老巢槟城陷入纷争之际,将在10月10日召开“倒丁”特大之际宣布辞职,抗议许子根“选择国阵”(出席马华大会),“忘却民政”(缺席双十特大)的决定。

林敬益的动作似乎宣告着,他与许子根的师徒关系已经变化,不惜公开喊话和实际行动表达不满,各方密切关注许子根的回应。

媒体原定出席许子根隔天(5日)早上在赛城林国荣大学主办的活动和召开新闻发布会,但却在傍晚从主办当局获知活动已展延。

双十特大所延伸的“林许矛盾”会否分化民政党,加剧许氏主流派与其他不满派系的矛盾和内讧?许子根处理党务的方式会否再次成为热点?

Wednesday, June 2, 2010

群英会(8):Gerakkanlah Gerakan

民政党,几时才能真正启动呢?

马来语法的“kan”带有动词和加强词句的功能;“lah”则是语气助词,一般都附着在词或句子的后面。“lah”

当看“Gerakkanlah”这词,这个动词带有“启动啦”和“前进啦”的意思,意义离不开动词中的动作和语气助词。

“Gerakkanlah Gerakan”(GG),是民政党内部近期悄悄发起的“宁静革命”,批判党领导层和深刻自我反省的运动。



两年前308政治海啸,差点令民政党没顶,主将纷纷败选,元气大伤,士气低迷。人民对民政的信心逐渐下滑,缺乏魄力的领导层无法赢回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发动“启动啦,民政党”的党员认为,该党面对最大的问题并非丧失槟州政权或几乎全军覆没的惨败,而是失去“良心政党”的身份和可信度,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定位。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民政党,前路从检讨国阵地位开始

许子根必须检讨民政的国阵地位
 40年来,尽管国家政事经历巨变,民政党数度以民主方式更换领导层,但创党的宗旨、目标、斗争精神和为民服务的承诺与行动却始终如一。

这是一段节录自《40年了,民政党做了什么?》的小册子序言。这本册子也是2008年大选前,民政的文宣作品之一,以数据和实质成果向选民汇报「执政成绩单」,重新寻求人民委托。

怎知308大选,民政不仅在槟州全军覆没及丢失政权,在霹雳和雪兰莪也零收场,战绩惨不忍睹。随后即传出民政「泡沫化」的言论,估计若民政不改革,人民进步党是可参照的版本,走入史册是可能的事情。

政治海啸2个半月后,党主席许子根低调庆祝民政党成立40年,推介新口号「万众一心,从心出发」,强调成为全马人属意政党的愿景。



这是「一个愿景、一个使命、三大动力和八大策略」的从心(与「重新」同音)出发路线图,凸显发自内心的改变,选择从「心」的特别意义是要展现决心、信心和爱心,确保民政在大马政坛中占有一席之位。

可是308至今近2年,民政兑现了什么承诺?交出怎样的改革计划?除了在槟城发动「盯猫行动」和偶尔发文告「多说话」之外,脑袋似乎一片空白。

哦,还有成功拉拢沙巴的现任州议员陈树杰(前副首长)加盟,以及吸纳前马华党员的彭亨州独立议员何业嘉入党。

如今党顾问林敬益看扁自己一手带大的民政党命运,发表掀起轩然大波的「重夺槟州无望论」,引起党内极度不满,向这名政治老顽童发难。

这种「在外人面前洗肮脏内裤」做法固然遭惹抨击,惟他却彻底曝露民政,特别是槟城民政的困境,无法突破身在国阵架构的瓶颈,国阵的标签令民政左右为难和行动受限。

[caption id="attachment_5022" align="aligncenter" width="468" caption="林敬益是政治老顽童,常被称为KY的他,也有KL(“乖懒”)特质;口水多,点子多,不按理出牌,语不惊人死不休。"][/caption]

此时的许子根正努力做好绩效管理和国民团结的首相署部长职,为「一个马来西亚」东奔西走,林敬益不仅没有多加鼓励打气,反而抛下深水炸弹,许氏脸上无光,内心憋着一股闷气。

许子根出任部长和党主席至今,其魄力和执行力成为各方聚焦点。批评者认为许氏缺乏领袖该有的「破格」勇气,面对敏感和关键课题时,经常慢半拍的回应,甚至噤若寒蝉。

不管「民政沦为巫统的附庸」印象正确与否,该党在人民,特别是华社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不断下滑,乃不争的事实。

民政继续留在国阵的剩余价值,仿佛如逐渐溶化的冰山,优势逐日消失,民政所能发挥的功能和价值乏善可陈。若仅沦为充当国阵台前「不离不弃」的装饰,勉强依靠官职维持「合作关系」,这种强弱悬殊的联盟式合作,还能维系多久?

林敬益曾点出,民政在国阵的地位有如乞丐般乞讨,虽不中亦不远。许子根必须慎重思考与国阵的关系。

去年林时彬(林敬益的儿子)领导民青团曾在代表大会期间欲提呈「退出国阵」提案,惟遭许子根否决。

国阵框架内的民政党能否浴火重生,目前还是未知数,也由不得许子根控制,因为纳吉决定国阵的转型。

[caption id="attachment_5023" align="aligncenter" width="378" caption="若与林敬益相比,许子根长期被批为缺乏魄力和优柔寡断;目前士气一蹶不振的民政的确需要“破格”的勇气,带领民政展翅高飞。"][/caption]

许子根能否发挥总舵手角色,调整民政路线,以「破格」的勇气力挽狂澜,这正是民政缺乏的改革元素和动力。

林敬益的「破格」言论相信已达到刺激许子根的作用。重夺槟城与否只是众多目标之一,关键在于许子根必须思考民政在国阵的地位是否有利日后的发展。

人民对民政的需要已经被民联取代,民政必须确立全新的策略定位,思考留在国阵好,抑或以第三股势力重新出发?

不然赢回政权,输了理念和原则,民政也只沦为竞选组织,而不是拥有崇高非种族政治理念的政党,也典当创党先贤确认的路线指南。

Saturday, April 11, 2009

若你是许子根会如何?

许子根、部长、民政、国阵、槟城

民政党主席丹斯里许子根受委首相署部长,对民政党、国阵和重夺槟城州政权都有正面意义。

在新内阁中,许子根可谓为最受瞩目的阁员,他不但是民政和槟州国阵之首,其受委更使我国增多了一位华裔部长。

在308海啸中搁浅的许子根无缘以民选议员身份入阁,惟1年1个月后,被新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委予重任,掌管国民团结与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事务,落实纳吉的施政中心思想「一个马来西亚、人民为先、表现为首」的精神。

20080530hen_pgrm-5

摆在许子根面前的是两大重任,即消除人民对他「走后门」当官的负面印象,以及领导民政和槟城国阵重夺槟州政权。

这不是轻松和简单的工作,他必须在党务和政务中游走,重整党务,未来3-4年交出成绩,争取最多支持。

长期以来,首相署的重要性被忽略,除了掌管经济策划局较为人知例外,而许子根赋予首相署部长职,他能否善用官职平台,充分发挥所长,在执行公务当儿,也贯彻民政党的多元种族理念和「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这些都是他和其团队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虽然他是民政党主席,惟他是以新部长身份监督其他资深部长的绩效,包括巫统掌管的重要部门;被形容为优柔寡断的许子根如何行使权力,监督各部门运作。

负责团结和绩效管理事务看似次要,但强调绩效和技术官僚的民政党拥有这方面的专长,胜任有余。

关键是,如何在国阵的绩效管理中,突出它与民联,特别是行动党主政槟州所提出的「CAT」(能力、公信和透明)的不同。

Friday, April 3, 2009

从政要做官!

林敬益告诉许子根:「不要讨官做」

许子根想不想做官?若说不想是骗人。当官是落实党理念的工具,没有官职如何有效贯彻党理念?难道真的靠政治教育吗?

4月2日,写了有关民政党推荐许子根出任上议员,为出任部长铺路的新闻,顺道也访问该党顾问,一点都不傻的「傻仔医生」林敬益。

20080530hen_pgrm-10
民政党中央工作委员会已议决推荐党主席许子根出任上议员,为内阁改组出任部长铺路。不过,民政党顾问林敬益却认为许子根不应该「讨官做」,而应注重重整党务。

据悉,民政党中央工作委员会已在上周的会议同意,推荐许子根出任上议员,取代3月届满的已故副主席拿督维再也勒南。

维再也勒南去年11月3日在芙蓉意外坠楼身亡,该上议员职悬空至今,其上议员任期已在3月届满。

民政党三机构近期先后呼吁许子根,以党主席身分出任上议员,填补前者空缺;同时为拿督斯里纳吉接任首相棒子后重组内阁,委任许子根入阁做好准备。

目前民政党有3名上议员配额,即已故维再也勒南(已到期)、前槟州国阵政府推荐的拿督魏和兴(今年5月29日届满),以及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柯西兰(2011年2月届满)。

20080416hen_lim-2

林敬益说:「你(许子根)不要问,不要想(当官),不要有要求。若新首相(纳吉)认为需要你的帮助和贡献,你才接受委任。让别人开口问你,不要急着自己问(要求),也不要给对方压力。」

他不赞同党领袖公开喊话要求许子根当官的做法,若有机会才考虑接受,否则就认真踏实地重整民政党。

「不要尝试找方便之门,应该吃得起苦,吃得苦中苦才有好的将来。若首相认为你(许子根)可以帮助他,你才接任。」

去年308大选败北后,许子根曾公开表示,不接受安排出任上议员及担任部长,因为这是「后门进」的方式当官,因为反对党不断重复「不用选许子根,因为败选的他可以通过受委上议员当部长」论调。

Cakap-cakap politik的网站写道:

(01) 从政不为当官?哎呀,太天真了,这是讲讲而已,不要太认真。

(02) 官位党职高低大小应该相等对称,党职高做大官,党职小做小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况党基层一致支持主席重回内阁。

(03) 林医生引退政坛好久,被媒体忽略了,讲一些激新闻的言论,以引起公众注意,动机不好,但是绝对不是过分的动作。

(04) 林医生贵为民政党的顾问,有权随时讲话,随时给意见,但是,如果许博士依从傻子医生的劝告,民政党又加多一位“傻子博士了”。

(05) 308大选期间,许博士曾经跨下海口,输选不接受部长官职,当时是形势所逼,只是一种竞选拉票策略,不是认真严肃的。

(06) 人民不会反对许博士争官做,人民只会埋怨许博士做官之后,不再关心群众、不再为民作主。

(07) 新任首相宣誓就任,内阁就要改组,现在不开口,改天没机会了。

(08) 等到有一天后悔的时候,许博士走去找林一医生,你说林医生能帮忙吗?

(09) 既然不能帮上小忙,林医生应该少管闲事,少讲几句话。

(10) 许博士身为国阵成员党主席,国阵依旧执政中央,自己连一个象样的官位都没有,于情于理都是不对的。

(11) 现在是什么环境了,许博士不能吊起来卖,等人家开口邀请你上座就任,死了这条心吧,要当官就快点开口,直接表态就是了。

(12) 人家说了;如果从政者不敢为了自己的权益据理索求,他们怎么能够为了人民的权益全力以赴呢?

(13) 说了说了,许博士有充足的理由,随时从槟城赶往都门接任部长。预祝你“当官愉快、征途从此不再坏。”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许子根,如何布局?

淡化槟城主导色彩,考虑州属代表性,兼顾多元种族理念

民政党将在本周六(18日)召开党选后的首次中委会会议,新任主席丹斯里许子根将大费周章思索新班底人选,淡化槟城主导色彩和考虑其他州属的代表性之余,也需兼顾民政强调的种族多元性。

10月4日提名后不战而胜出任主席的许子根必须从党选出炉的新届中委们当中,挑选新班底,委任票选中委担任合适的党职,以及额外委任副主席和中委,组织新团队带领民政党迎向荆棘满途的未来。



10月12日党选成绩凸显浓厚的槟城色彩,如主席许子根和副主席范清渊,4名中委是吴秀丽(槟州妇女主席)、邓章耀、汪天来和黄万河。

党章赋予主席权力委任3名副主席和6名中委,这也令许子根陷入左右为难局面,这边厢考虑区域代表性和多元种族色彩,另边厢则需安抚各阵营的鼓噪。

根据原先的部署,欲寻求蝉联的丁福南(槟州主席)胜面非常高,谁知突然放弃竞选,间接为首位巫裔副主席候选人阿沙鲁丁铺路,期盼他突破重围当选副主席。

范清渊「破单而出」以微差31击败阿沙鲁丁,打乱当权派的盘算,令委任副主席陷入棘手情况。若许子根委任丁福南(上届党选最高票的副主席)出任副主席,槟城将出现两名副主席(票选与委任),其他州必有牢骚。

这还不包括如何「安顿」不宣布竞选的前总秘书拿督斯里谢宽泰的位置,因为许子根曾表示将让谢宽泰扮演重要的党内角色。

若当权派以谢宽泰不竞选而委为副主席职(还胥视谢氏是否接受),那么该如何「回报」退出竞选的丁福南呢?

总不成,槟城同时出现2位受委副主席和1位票选副主席?许子根必须取一舍一,他会取谁呢?还是干脆放弃丁谢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