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群英会(38):行动,2012方向

行动,行动和行动

“根植于政治最深的是道德。...没有共同拥有和普遍树立起来的道德价值和责任,也就没有法律、民主政府。国家必须保持真正的人性,换句话说,国家必须是有精神、有灵魂和有道德的。”——哈维尔《政治、道德和教养》


哈维尔,这名从作家、剧作家、异议者,和平革命家,到捷克总统的领袖走了,留下许多有思想意义的著作。他的作品中多次强调“道德”,叙述道德和政治的关系。

其中一篇《政治与良心》中提到:“在这个世界中,诸如正义、诚实、叛逆、友谊、背信、勇气或同情这样一些概念,有着和实际的人们及实际生活的重要性相联系的全部切实的内容。”

一旦这些特质遭扭曲,将改变社会秩序,人民应该坚守这些品格作为反抗。我们看到,今年世界各地人民都因不同理由,站出来,走上街,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以及改变旧制度。

民主的理想从未完全付诸实践。过去许多所谓的民主社会往往成为寡头政治社会,利用民主的词汇堆砌空洞的政策,以美丽辞汇粉刷以维护所谓统治阶层代表多数的谎言。

从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英国200万人大罢工、莫斯科的选举弊案游行,到中国广东省乌坎村爆发了村民反对土地征用的示威,无权者使用自己的方式抗争。



“无权者的权力”是哈维尔大力宣扬,反对极权统治的利器之一。结合所有无权者的力量,引爆一股难以想像,甚至迫使政府让步的正能量。乌坎村事件,村民们展现尊严和纪律,印证了这点。

Sunday, December 25, 2011

群英会(37):我不相信2012世界末日咯...

2012年,激荡的一年

岁末将至,再过数天将告别如过山车般,起伏波动的2011年。充满未知数的2012年向我们招手。

玛雅人说,2012年是世界末日,特别是12月21日。你相信吗?我不认为如此,自己不了解玛雅日历的推算法。



我能肯定的是,明年大马政坛将比今年更有看头,大选戏目将上演,朝野政党摩拳擦掌,候选人兴致勃勃,人民万分期待,大家各就各位准备完成建国55年后,最精彩的选举嘉年华。

走过2011年政治风雨路,纳吉和安华、蔡细历和林冠英、卡巴星和巴拉尼威等重量级领袖的舞台,从来不缺观众和掌声,敌对阵营则给予嘘声回报。

虽然大马政坛不是一条汹涌澎湃的长河,期间从联盟到国阵、左派运动和马共斗争、社阵到替阵和民联、莫名其妙的第三股势力、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人民的政治醒觉、非政府组织角色,以及公民社会力量等,这些都构成政治历史的斑斓画卷。



这是历史河流冲洗出的瑰宝,也是文明政治之花。明年结成的果实将比今年更丰硕,花儿也盛开得特别灿烂。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群英会(36):改变,或被改变

改变,万变不离其中
公民社会的崛起,令某些不想改变,思维守旧的人不悦。他们不习惯这个有活力和动力的社会。

这些人总要霸占其他空间和领域,不断强出头,以声浪和气势压倒一切。他们不晓得文明对话,常以粗暴方式回应。

转眼间,距离告别2011年只剩3周。走过49个星期,马来西亚不仅长大了,人民也变得成熟,政府更愿意低头聆听。



4月的砂拉越州选举,我们看到城市选民求变态度,冲击在位25年的泰益,让他几乎成为乡区首长。新政治面貌带来新气息,但人联党却陷入党选漩涡中。

7月的那一场净选盟万人游行,激发无限想像力,再次惊动国外媒体,错误示范遭来恶评。《经济学人》文章被涂黑和删除令人啼笑皆非。

9月中旬,纳吉在大马日前夕的电视直播演说宣布,一系列松绑措施,修改和废除过时法令,人民不吝啬给予掌声。不过,替代法令未出炉,忧虑的感觉还是很真。

11月提呈国会的集会自由法案,引来褒少贬多评价,政府低头修改后,依然无法满足公民社会的要求。



Tuesday, December 6, 2011

群英会(35):巫统大会和大选备战

大会结束了,号角却未吹起

若今年的巫统大会是来届大选前的最后一次,那么巫统应该好好拟定赢得民心的选战策略,不再迷恋昔日的威风史,忽略强化组织和争取选民的实际工作。

纵观过去5天的巫统大会,虽说聚焦大选,凝聚力量,枪口对外,但实际的战略和战术讨论却相当零散,特别是领导层总结的内容仅以推高士气为主调。



唯有老二慕尤丁的总结演讲略有提到,过去1年已完成两趟全国走透透下乡视察民情活动,并圈定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选区。

他将与3位副主席和最高理事讨论,确保这些特别议席能在大选中获胜。惟,他不进一步透露更多详情;老大纳吉也没延续讨论这议题。

纳吉认为,巫统大会成功完成4大目标,即巫统是团结与稳定的政党、做好迎战大选的准备、支持政府的转型计划,以及巫统能够领导大马迈向辉煌。上述4点也是代表辩论的主轴。



191个区部领导组成的2700名中央代表,更关心切身利益和候选人课题,否则纳吉也不会在大会前的党主席汇报会上多番强调“胜算”和“尊重领导层的决定”。

Sunday, December 4, 2011

大会结束,大选来了?嘿,且慢...

期待被拉长,未来还有变数
大会结束了,大选还会远吗?这是大家都很关注的课题,但是总结演说没有给予明确答案,相信未来一个月内不会大选,除非巫统/国阵面对巨大危机。



这是一场四平八稳的总结演说,巫统主席纳吉和署理主席慕尤丁的演讲环绕在大家已熟悉的大选主调,尝试推高备战气氛。

从慕尤丁为三大臂膀开幕的演说,到女青年团、巫青团和妇女组的政策演讲,臂膀代表的辩论,纳吉的政策演说和中央代表辩论,不断将气氛推高至沸点。

大家迫不及待聆听领导层的总结,特别是纳吉3天前的演讲未具体阐明备战大选的方程式,以及“有胜算候选人”的定义。



虽然纳吉的总结只字不提“胜算”定义、缺乏迎战大选的实际策略,以及没有任何大选讯息的暗示等,相反的将重点锁在马来人利益课题上。

Saturday, December 3, 2011

胜算,还是有隐忧的

看似简单,卻不容易
这应该是大选前最后一次的大会,但未能感受到强烈的大选氛围。

胜算,一个看似简单,容易明白的词。惟,看在中央代表眼中却有另一番诠释。



“有胜算候选人”是大会主轴,调子环绕在大选备战工作,但是中央代表对“胜算”持有不同看法。

由于纳吉在政策演说中,没有清楚阐明“胜算”定义,代表们凭着自己的认知,作出诠释。

蕉赖区部主席赛阿里认为,候选人可分为三种“W”,即有胜算型(winnable)、渴望型(want to be),以及靠关系型(wired)。



马六甲代表拿督哈斯诺则质疑,有胜算候选人是否概括其他国阵成员党?抑或只是巫统而已?潜台词是,任何政党都应该委派有胜算候选人,大家一起牺牲,而非巫统而已。

巫青团长凯里要求,委派更多年轻且有胜算的候选人,拒绝靠关系(cable)或博同情的取得上阵门票的候选人。



根据巫统的潜规则,区部主席往往是当然的候选人,能力、才华和受欢迎度是次要。这也是各方不惜代价,争夺区部主席职的主因。

许多区部主席认为,自己是国州议席的最佳人选,应获得上阵权。若希望落空,别人出线,区部竞选组织可能就此瘫痪或发生各种扯后腿事件。

65年的创党史和54年执政经验中,“有胜算”不曾出现在巫统字典。这也是巫统与基层逐渐脱节的原因。



“有胜算”背后隐藏着许多潜在问题,棘手的派系之争和内部争议一直困扰着领导层。

这场大会无法一劳永逸解决“有胜算”的隐忧。惟,不断的灌输和说服可舒缓它所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