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来人」是90年代影响马来知识界深远的新概念,也是马来社会准备昂首阔步,拥抱全球化所展现的民族自信和雄心壮志。
他们自我反省,提出求变、求革新、求改造的概念,强化马来社会面对21世纪挑战所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希望。

1993年「新马来人」概念提出之前两年,前首相马哈迪在1991年2月28日发表影响至今的《马来西亚:未来的方向》政策演说,勾勒出2020年宏愿和先进国目标,倡导「马来西亚国族」概念。
大马着名的旅台政治学者曾庆豹认为,「新马来人」被炒热说明马来知识社群成功主控媒体和舆论的范例。
他指出,公共领域的公开论述掩盖了权力的暴露,偷换了权力集团的运作模式。这种以知识作为包装的方式更是危险之致。
马来人/土着在「马来西亚国族」中再次被赋予「中心」地位,「新马来人」是大马国族的「主体」。
新马来人和大马国族概念面市至今超过17年,人民是否真的了解和消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03年马哈迪退位,阿都拉接棒后「现代化回教」和「卓越、辉煌、昌盛」口号喊翻天,遮盖马哈迪的雄心万丈。

轮到纳吉2009年上位时,提出比肯德鸡和美录更红的「一个马来西亚」品牌,强调「全民一致性」,认同各种族并存的事实,中心思想是「求同存异」,接包容和接纳彼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