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全国大选.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全国大选. Show all posts

Monday, January 23, 2012

群英会(41):龙年时事3大话题

龙年祝愿心想事成



壬辰龙年农历新年,大年初一的你通常做些什么?一般上离不开拜年道贺、送柑贺礼、出席团拜,或者在家看电视;当然近期盛行出国旅游(避年?!)新风气。

你是哪一种都无所谓,期间的亲朋戚友的相聚,老同学的碰面,除了聊近况、家庭、事业和前景之外,时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话匣子。若打开,大家似乎有许多聊天不完的话题。

什么都可以谈,拿来八卦一番,这边厢调侃嘲讽,那边厢夸口称赞,反正口水乱溅,大家也都当着吹水,听后就忘,没摆在心中。



返回槟城老家,发现关心政治课题和政治人物言行的朋友还真不少,他们对时事的关注并没降温。聊起政治就七嘴八舌,伟伦不绝耳。

总的来说,他们关心的时事课题离不开3大范围,即何时大选、政治人物的动作,以及贪腐课题。

Monday, July 18, 2011

《群英会》15:这份干净,太重要了

赶紧来干净一番吧!


根据此思路,选举是过程,胜选是结果。一旦承认结果,表示过程不重要。过程没问题,结果自然不受争议,否则你就该拒绝这项胜利。

它说明一种情况,只要你接受(结果),过程如何不是重点,关键是你已承认成绩,间中的弱点和不足可搁置一旁。

按照这逻辑,若你误上贼车,被洗劫一空,问题肯定出现在你的身上。谁叫你答案和承认上车?!不答应,不承认就没事嘛。



干净,原本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这是一种自然的体现,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有干净的生活习惯,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指甲要修剪、头发常梳洗,以及照顾身体整洁等。

父母的话,听进耳之余,也要遵从,否则不干净的后果可能要挨藤鞭或生病。

进入学校后,师长认为,除了该有的干净习惯外,干净的范围从身体层面提升至言行层面,如不讲骗话和粗口、拒绝不雅手势和动作、以及考场不作弊等。

学生们不干净的动作或行为,轻者罚扣分留堂,严重者可能被记过,品行不及格,影响日后的深造。

踏入职场和社会大学,干净已成为规矩,无需赘言解释,大家都懂得如何维持个人和环境的干净。



从生理到心理和言行,延伸至待人处事应该要干净,光明磊落。经常闪烁的人,可遭来别人的指点和质疑。个人的干净度则是修养的问题。

干净,真的很重要。从小“干净”成为大人教导孩子的口头禅;长大以后,“干净”已被植入脑中,做人要干干净净,才能赢得尊重。

两个多月前,大马社会给了干净一个新解释。它是干净与公正选举联盟(Bersih)的简称,我们称之为净选盟。



净选盟的目标非常明确,8大诉求不含糊,主轴是公正、公平、透明和干净的选举,任何能够朝向这些目标,都是推动净选盟先前迈进的动力。

Saturday, April 2, 2011

《选举系列》3:决战之间,没有绝对

朝野之争,刀光剑影,决战之间,没有绝对
来届大选不仅上演国阵和民联的激烈厮杀,第三势力的崛起和搅局也增添政治的可能艺术。

国阵和民联各自积极操兵、买马和屯粮,虽然国阵的步伐比民联快,但缺乏实质内容,国阵宪章是另一种再循环使用的文献。



不过,纳吉进行的国阵整合与修复工作已进入尾声,成员党接获讯息备战大选。3个印裔政党也在“国阵之友”名义下,成为国阵好朋友。

相对的,民联大会推出“橙色小册子”的《民联政纲》,列出百日新政的10大承诺。民联在大会上枪口一致对外,压下民联各党的分歧不谈,未有检讨和反思执政州属的不足。

期盼两线制成形的人,对民联有很高冀望,可惜该大会没有碰触民联的机制、核心价值及合作模式等。国阵嘲讽民联主办“许诺大会”,一些以“激励大会”形容之。



不论如何评价,国阵和民联确实拿出时间和精神举办大会。激励也好,许诺也罢,保温与否都无所谓,大家朝同一方向奔去。

两只大象决战之际,周围的豺狼和虎豹蠢蠢欲动,此时的第三股政治势力已崛起。它们自我标榜“独立”,以议题为子弹,放眼多个议席。

其中兴权会领袖乌达雅古玛领导的人权党,狮子开大口要求民联让出53议席(15国/38州)以单挑国阵,否则不惜上演三角战。



被推举为国家和谐党(KITA)党魁的再益依布拉欣表明,将在大选中上阵,但他没有关上与民联合作的大门。



此外,人在英国心在大马的网络狂人拉惹柏特拉也宣布成立,突破国界的大马公民自由运动(MCLM),不仅修正民联的弱点,也点名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为候选人,如著名人权律师马列英迪亚斯。



土著权威组织是另一个必须正视的压力集团。该组织在一些巫统领袖撑腰下,展现强悍的“马来种族主义”。也有人认为,土权只不过是巫统的外围组织,承包巫统的“种族工程”。



这些不在国阵和民联雷达范围的第三势力,能否牵动选民的心,目前还说不准。惟,它们的出现成为辩论课题,对国阵与民联构成压力。

决战之间,不得不重视这些可能影响游离选民的力量,特别是左右政局的10%中间选民。

Friday, April 1, 2011

《选举系列》2:2/3优势,雪兰莪和霹雳

简单的目标,任务不简单:重夺2/3优势,攻陷雪兰莪,捍卫霹雳
当前国阵最迫切的目标是夺回国会2/3多数议席,它是国阵的心理防线,再次失守将动摇军心。



接着是重夺资源最丰沛的雪兰莪州政权(击垮人民公正党),以及捍卫有指标作用的霹雳州政权(打击民主行动党)。

纳吉和国阵的努力都朝这明确目标迈进。问题是何时会解散国会?民联4州会否跟随解散州议席?

大选何时举行,很大程度取决于纳吉接获的“四方情报”。若情报所反映的胜算,符合纳吉和国阵的要求,那么大选应该不远了。



“四方情报”的选情分析,即警方的政治部,武装部队的情报单位,新闻、通讯及文化的特别事务局(JASA),以及纳吉本身的视察所得。

时评人依布拉欣苏菲安说:“我个人认同新山区国会议员沙里尔的分析,即不会在3月前选举,可能是在第二季。”



他接受询问时指出,政府的计划未开花结果,人民感受不到政策的好处。

“纳吉必须以实质的成绩说服人民,竞选期间施政成绩单是最好的宣传品。”

国阵将从各方面营造“感觉美好”气氛,从经济、股市、政治、肃贪、治安到教育等,并抨击民联的无能,让人民重温国阵的政绩。

“感觉美好”不是万灵丹,重夺2/3多数议席还看国阵成员党是否有作为。



纳吉领导下的巫统,各派系暂时和睦共处,杂音未浮上台面。由中央领袖空降领导的5州联委会将在近期内重组,改由当地人领军备战大选。

《选举系列》(1):风继续吹,大选何时来

全国大选啊,等你等到花儿也写了....

未来数天陆续上载的《选举系列》,其实是旧文章。这些3个多月前,或正确来说是去年的年刊文章。

登在报章已3个月了,但却没有整理上传至我的“电子剪报库”。如今砂拉越州选来了,不能再等,“拉拉声”弄妥它,上载它,也顺便留个笔迹。

今天是4月1日,愚人节。2011年第一季已结束,第二季开跑,大选何时来呢?



瞎猜没用,倒不如留意4月16日的砂拉越州选举吧!
不是人人对政治有兴趣,惟大选何时举行的问题,却牵动全民的神经线。

除了首相纳吉,应该没有人知道第13届全国大选何时会到来,但大家却猜得不亦乐乎。从去年猜到今年,若2011年不选举,明年还可以持续猜测,总有才对的一天。

民主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最爱猜大选日期,从马哈迪到阿都拉,如今在纳吉时代也不例外。可惜次次都猜错,但还愿赌服输,曾在开斋节时亲自把输了的钱给马哈迪。

纳吉对来届大选的备战工作,早在2009年4月3日他宣誓就任第6任首相后,就开始进行。大选不能与政治切割,政治离不开政策,政策则与执行力如影相随。



政治如背影,人民就是那盏灯。没有灯,就不会有背影。背影的长短取决于灯。讨厌背影的人,想尽办法依然无法摆脱它,政治亦如此。

政治人物不能逃离政治,人民也不能对政治视而不见或避谈之。逃离政治者最终将被淘汰。马华总会长蔡细历高调问政,就是回归政治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