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各大中文报大篇幅首相阿都拉为哈小主持开幕的新闻后,兴奋不到5秒,内心涌现莫名的忧虑、伤感、无奈和空虚。
尽管这是一项好事,黄家定说哈小创5纪录:
- 微型华小不但没关闭,还在最短时间内获准迁校。(我说:原本就应该视需求建校,非搬迁!)
- 教长首次批准跨州迁校。(我说:学校不应该成为谈判筹码!)
- 原为政府学校保留地获准建华小。(我说:难道哈小不是政府源流的学校吗?)
- 兴建费用100%由华裔企业家负责与承建。(我说:证明资源严重错配;民间资源不应该取代政府的责任,兴建学校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
- 首相亲自主持开幕。(我说:阿都拉的开幕带有浓厚的宣传味道;就让教育归教育,政治归政治吧!)
看看《中国报》的报道,再来许子根的谈话,接着是《星洲日报》的社论。

IOI集团老板李深静做了应该受表扬的好事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全面负责哈小校舍经费。
这是马来西亚教育的悲哀,为何教育部长希山每次强调的“不边缘化华小”,竟然沦落为民间自费建立学校的局面?
难道这是所谓的‘教育发展主流’应该受到对待的命运吗?
出动首相为哈小开幕(破格首次为华小开幕),邀请教育部长、马华总会长黄家定、民政党代主席许子根同台观礼又如何?

走过180多年的大马华文教育命运,会因哈小的搬迁而改变吗?
看着嘉宾们身穿设计同样的衣服,但愿这场开幕礼不是应付大选的演出。
我国的教育从来都不能独立行事,从独立前的多份教育报告书到独立后的拉萨报告书,服务政治乃主轴。
‘教育归教育,政治归政治’从来都是一厢情愿的说法,以当下马来西亚的政治环境,我们离开公平施政,一视同仁的路途尚遥远。

让我们一起努力,彼此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付出,朝向真正的大马国族目标而努力。










“眼睛所看不见的”一文主要是质疑,国家皇宫在上周五发表一篇指最高元首端姑米占否认支持“选举改革万人集会”的
他们是针对黄泉安(左图)在大集会当天接受国际媒体
不过,3个组织却认为黄泉安的言论破坏国家形象、具有煽动性,而且会引起种族关系紧张。他们也指黄泉安向半岛电视台提供错误讯息,指警方使用不必要的武力驱散示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