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 2011

胜算,还是有隐忧的

看似简单,卻不容易
这应该是大选前最后一次的大会,但未能感受到强烈的大选氛围。

胜算,一个看似简单,容易明白的词。惟,看在中央代表眼中却有另一番诠释。



“有胜算候选人”是大会主轴,调子环绕在大选备战工作,但是中央代表对“胜算”持有不同看法。

由于纳吉在政策演说中,没有清楚阐明“胜算”定义,代表们凭着自己的认知,作出诠释。

蕉赖区部主席赛阿里认为,候选人可分为三种“W”,即有胜算型(winnable)、渴望型(want to be),以及靠关系型(wired)。



马六甲代表拿督哈斯诺则质疑,有胜算候选人是否概括其他国阵成员党?抑或只是巫统而已?潜台词是,任何政党都应该委派有胜算候选人,大家一起牺牲,而非巫统而已。

巫青团长凯里要求,委派更多年轻且有胜算的候选人,拒绝靠关系(cable)或博同情的取得上阵门票的候选人。



根据巫统的潜规则,区部主席往往是当然的候选人,能力、才华和受欢迎度是次要。这也是各方不惜代价,争夺区部主席职的主因。

许多区部主席认为,自己是国州议席的最佳人选,应获得上阵权。若希望落空,别人出线,区部竞选组织可能就此瘫痪或发生各种扯后腿事件。

65年的创党史和54年执政经验中,“有胜算”不曾出现在巫统字典。这也是巫统与基层逐渐脱节的原因。



“有胜算”背后隐藏着许多潜在问题,棘手的派系之争和内部争议一直困扰着领导层。

这场大会无法一劳永逸解决“有胜算”的隐忧。惟,不断的灌输和说服可舒缓它所带来的冲击。



此外,四平八稳的辩论内容,呼吁大家团结和继续支持巫统领导层,枪口对准民联,没有四溅的火花。这或许与大选前,副主席希山慕丁召见参与辩论的代表有关。



代表们接获规范演讲内容的“辩论指南”,避免种族和争议性课题带来不必要的争议。据了解,一些代表甚至接获多通高层的“友善电话”,提醒演讲内容范围,以免口误越界。

代表们接受指南,意味着辩论内容少了激情,甚至淡化内部自省和检讨声浪,只有一名彭亨代表提及国家养牛中心的课题,其他一概不谈。

另一方面,对比纳吉的政策演说,慕尤丁在三大臂膀开幕的演词被批评为种族主义。若从巫统老大和老二的传统分工,不难理解慕尤丁在三大臂膀发表激昂演讲的盘算。



慕尤丁须要硬销(hard sell),激发先锋队的士气。身为党主席的纳吉则软销(soft sell),他无需这份燃烧斗志的高亢演词,他的对象并不局限于2627名中央代表或340万名党员,全国2600万人都在关注他。

纳吉朝圣回国后,大家都认为他应该有了灵感和大选布局的安排,只待宣布的时机而已。

这应该是大选前最后一次的大会,但未能感受到强烈的大选氛围。或许大家都在期待纳吉的总结演说,揭盅迎战大选的具体策略,特别是胜算候选人的定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