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2, 2009

《群英会》7:民调中的负面纳吉

如何解读纳吉的民调?

默迪卡中心,最近红透政坛。它不是政党,也非政治人物,更不是智囊团。它是一间盈利的民意调查中心,对政治和社会经济等课题进行民意调查。

由于政海翻腾,政治调查经常成为城中热门话题,调查公司自然也变成了政局中的焦点。默迪卡中心更是民众探悉政治风向所喜欢的依据。至于客不客观,民众并不在意,却常常照单全收。



该中心最新的民调是74%霹雳选民认为应该解散州议会,通过选举重组州政府。62%受访者认为皇室在这场变天事件中没有发挥「反映霹雳人意愿」的角色。

纳吉可能也沾上了「变天操盘者」的角色。他的强硬和坚决的处理方式引起争议是预料中事,况且变天是在副首相办公室内完成,绕过拥有民意基础的州议会。

该份民调,以及2月初人民对纳吉的信心指数的民调,皆对纳吉有所冲击。民调显示他急需恢复人民对他担任首相的信心指数,因为他只获得41%,比阿都拉还少5%。

308政治海啸之后,纳吉继承了国阵失利的许多包袱和压力。去年9月17日,他从阿都拉手中接过财长职,又面临了全球金融海啸的挑战,加剧了他迎接挑战的难度。

 

峇东埔和瓜拉登嘉楼两场败选侵蚀纳吉的领导威望,激化党选恶斗,也弱化巫统回应外在挑战的能力。纳吉要应付的难题,恐怕是有史以来最繁多、最庞杂的一次。

纳吉很清楚,3月的权力移交和高职竞选比任何事件都重要。候选人疲于党选,派系在利益输送漩涡中打转。纳吉唯有游走在各路阵营人马间,以妥协和利益交换做为安内基础。

虽然纳吉没有民调背书,距离接棒只有1个半月,人民对纳吉的兴奋度也不及2003年11月阿都拉从马哈迪手中接过领导棒子前。但他却沉着稳重应对。

纳吉知晓人民对他有期待,急于在他未担任一把手之前就评其功过。

他曾说:「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位首相。人们不应该在当下,我还未提出(施政)议程前评估我(表现)。」



掌握民意的他在去年开斋节时架设与民互动交流十足的个人网站,收集民间回馈,纳入施政大纲范围内。其中最新例子是,集合人民对第二振兴经济配套的看法。

纳吉不时与媒体的总字辈高层共进早餐,听取新闻把关者对事情的看法,以及民间的回应,从中调节与缓和,绝不轻易让民调结果,影响其领导威望。

忽视纳吉潜在爆发力的对手,最终可能遭反噬。204霹雳风暴就是一个例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