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3, 2010

花生米系列(一):马华如何告别花生命运?!

花生米(一):马华不吃花生米,伟哥行吗?

花生米(peanut),小的同义词,也代表着不起眼,小角色、小人物或小卡的意思。

餐馆用餐前,餐桌上通常都准备类似花生的餐前食物。花生从来不是主菜,而是‘塞牙缝’的食物,或是煮菜的佐料。

少了花生,又好像少了啥的,有种可惜的感觉。这就是花生米给人的印象。



未来数天,动笔写写花生米政治,就是不起眼的政治、小配角的政党、小角色的政治人物,总之离不开“小”和“次要”。

大马搞政治,不是拼命意识形态,不可能谈什么左派或右派,也没有所谓的路线之争。朝野阵营都往良好施政,杜绝贪腐方向迈进。

偏偏大家都想争夺话语权和主动优势,要做老大,不当花生米。这在民联三党最明显清楚。

行动党不让公正党和回教党专美,林氏父子吉祥冠英主动出击挑课题,不让安华和哈迪阿旺做大。

虽然公正党较为低调,但安华绝对是媒体聚焦人物,二三线领袖也懂得制造舆论的技巧,吸引媒体注意,同时也在行动党和回教党之间左右逢源,稳住老大宝座。

回教党积极巩固传统马来选票,开拓非马来票源,静悄悄绕过公正党和行动党,自己搞个支持者大会堂,直接面向非回教徒,争取蓝海选票。做大机会非常乐观。

三党互相竞争,争夺对方的票源,没有人敢说自己是老大,你我他平起平坐。大家都是有刺的榴槤,而非可有可无的花生米。



反观执政53年的国阵(包括前身的联盟)已经变质,13个成员党之中,只有一粒榴槤,其余者可说是形状大小不一的花生米。

榴槤滚着过来,花生只能快闪,辗过就没好日子,又岂敢螳臂当车。

联盟扩大是巫统的喜事,马华、民政和其他成员党则未必。虽有分享权力,但分配权已不是昔日的平等身份对话,而是高低之分的辈份差距。

这种政治格局和氛围,延伸潘永强形容的“逃离政治”,不务“政”业,专注搞民生和社团活动,推出终身学习之类的活动。

马华告别黄家定时代,翁诗杰领导来去匆匆,接棒的蔡细历不愿走回头路,告别不唱高调,只求成效的日子,免得最终无效。

他启动宣传机器,高调评论政务和党务,给人一种新形象。是否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则有待观察,至少有了变化。

蔡细历领导马华,该党是第二大国阵成员党,号称全世界第三大华人政党,气势不得能输人。

马华,不是花生米政党,当然要有政党的格局和思维,不再逃离政治。格局决定结局,蔡细历有了第一步,接下来就看马华诸公如何配合。



江作汉是最勤劳的“文告部长兼总秘书”,近期文告量出奇多。曾经一天3份文告排队传真见报,即赞扬蔡细历处理杂货商和贸消部的统制品执照课题的方式、表达马华对霹雳行动党议员退党的立场,以及回应依布拉欣阿里的课题。

哗,咋看以为是林吉祥的文告... 哦,原来是执政的当权派江作汉,还有些不习惯呢。江作汉果然不同,明白主子的意思。

主观意愿到位,客观环境是否让马华发挥所长?国阵架构下,马华能走多远?种族主义者还在叫嚣,停留在感恩和争取公民权年代的人如何与时并进?

马华不做花生,也不当任人点配的花生酱,夹在面包内,偶尔配上牛油或其他果酱,少了特色。



马华於上周(6月18日至20日)一连三天在波德申Avillian度假村举行脑力激荡营,邀请各领域嘉宾主讲课题。

在这之前,黄家定时代也曾举办类似不叫脑力激荡营,而是培训营。若没记错,那时是在武吉丁宜度假村举行,还邀请时任首相的阿都拉出席,当时的主讲人包括杨肃斌。

波德申的激荡营同样邀请名人主讲,如雪钖董事经理兼利商特工队联合主席杨保康、广告界闻人兼大马合格广告代理协会(4A)主席李福龙(Vincent Lee)。无独有偶,他们两人早前曾盛传入主《星报》集团成为董事。

其中一个讲题环节是讨论新媒体的机制,由卢诚国主持,邀请3位嘉宾,即《世华媒体集团》执行董事沈赛芬、《星报》总编辑黄振威,以及另一名中文报编辑。

新选民和他们的思维也是马华关注的课题,当局邀请默迪卡民调中心的陈承杰、李福龙和Neoh Soon Bin。其他领域的主讲人包括,Niki Cheung,以及马华自家的冯镇安等。



脑力激荡后,有没有行动蓝图和路线图,或设立近期流行的实验室,研究各项改造马华大计?我不在营内,不晓得进展,马华的朋友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马华必须告别花生米政治,扮演榴槤角色才有明天。谁是马华的政治伟哥?谁能激起它的雄激素?燃起它的战斗力?再不硬起来,恐怕只能说拜拜。

格局,格局,格局,少了大格局注定框死在旧思维中跳不错。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