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1, 2012

群英会(45):蔡林辩论后的两道问题

我们学到什么?期待什么?

好啦,一场被主办当局称为“世纪之辩”的蔡细历和林冠英政治辩论圆满落幕。接下来,我们应该问两道关键问题,即我们学到什么?期待什么?

这场史上马华总会长和行动党秘书长的首次政治辩论,让双方有机会在同个平台较量,接受公众的检视,这需要勇气和承担。蔡林平时者都在各自舒适的舞台向对方隔空喊话。



辩论期间蔡细历占尽主场优势,在支持者的打气助威下,从头到尾皆炮轰火箭和林冠英,目光不时停在林冠英身上,眼神交流之余仿佛告诉着林氏“两线制就是两种族制”。相对的,林冠英收起平日的斗士作风,改以斯文的看稿申述观点。

双方皆无新论述出台,仅换个表达方式,重复耳熟能详的论述;少了全民视野的高度,政策的深度和涵盖面的广度。

问答环节中,二人都回避某些问题,蔡细历没回应“巫统是否利用马华以华制华”,林冠英也不答“如何阻止伊斯兰党落实伊斯兰神权国”。或许这与首次辩论,缺乏经验和时间有关。



现场观众的情绪控制和提问内容(多人离题)是另一个美中不足之处。其实观众的情绪,早在傍晚5点辩论开始前已经被点燃。



上午9点30分,蔡细历在半小时欢迎词中,拳拳到肉地左攻火箭,右击月亮,蓝眼避过拳脚,推高擂台打斗气氛。尔后4场论坛的问答环节中,亢奋和激昂气氛已笼罩着现场。

马华提问者兼国阵士拉央国席协调员黄糠璊,因提问内容和方式在辩论后迅速网上蹿红,多了“拖车姐”称号。焦点又再模糊。



218辩论是我国政治(电视)辩论的重要起步,以舞台为宣传中心,也是政治传播管道。观众在意的或许不是内容,是形式;不是理性,是情绪;不是逻辑,是言辞;不是思考,是激情;不是内涵,是形象。

2010年英国首场电视辩论中,自民党党魁克莱格善用机会塑造亲民形象,崛起成为黑马,最终与保守党组织联合政府官拜副首相。

若干年后,当下一代问长辈对蔡林辩论的回忆时,我们会怎样回答?是赞扬两人的勇气?现场的叫嚣?“拖车姐”事件?还是主持人陈亚才的功力?



很多人对1960年美国首场总统辩论的内容印象模糊,却对共和党尼克松在聚光灯下因热而频频擦汗,让人感到其形象邋遢、上台紧张和表情疲惫(早前因脚伤住院)印象深刻。

民主党的肯尼迪留意到炎热聚光灯的特点,一身薄西服,年轻得体,彼此的形象高低显见。肯尼迪成功入主白宫;尼克松在较后在回忆录中后悔,未经充分准备就答应这场改变历史的电视辩论。



1980年,共和党里根和谋求连任的民主党卡特辩论时,演员出身的里根总以“你又来这一套了”回应卡特的批驳,这句话迅速成为经典。里根得体的风度和进退得当为他赢得掌声和白宫。



有者认为,蔡林辩论只不过是另一场政治秀,在57分钟内尽量提高自己,抨击对方,争取支持。台下比台上更激昂慷慨,也有人得意忘形。

场内的强势和声量未必能化为支持,别忘了场外还有更多人观看直播,上网数目也不计其数。我们从中总结许多经验。



至于,第二道关键问题“期待什么?”的答案就非常简单。不是另一场的蔡林国语或英语辩论,而是真正的王对王,纳吉与安华的辩论。

成功的“纳安之辩”,不仅有利民主政治和言论空间发展,也能展现政治领导的信心。目前球在纳吉已在脚下,该怎么踢,首次寻求委托的他心中有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