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词的内容并不如外界所期待的,重视政治、大选备战和抨击民联。反而着重族群关系,这也符合目前的政治环境,巫统夹在捍卫土著权益和维护各族利益之间,寻找可接受的平衡点。
一名匿名的最高理事说:“他没在政策演词中提(新政治模式),不表示搁置它。你等待星期六的总结,相信他会勾勒出明确的模式和实质内容。”
“耐心点,代表们还在辩论... 他正在聆听基层的感受。总结时应该更精彩。这场总结还设有现场直播呢!他的对象是全民,不仅是巫统而已。”
今年的演说延续去年的中庸论调,但也凸显“立足马来领导,引领各族,淡化族群争议”的内容。演词环绕在3个重点,即强化马来领导、淡化种族争议,以及强调马来统治者理事会的关键角色。
他从两个不同年代的历史背景出发,即1511年马六甲王朝沦陷和1946年翁嘉化成立巫统,叙述马来/巫统领导的文化、角色和功能。
纳吉以历史说故事(占演词约1/3),道出目前巫统的情况,除了警惕作用之外,重燃马来民族的信心。
土著特殊地位的最后把关者并非巫统,而是马来统治者理事会,唯有9名统治者才能动摇土著地位。
他的潜台词是,巫统并非不捍卫土著权力,因为最终拍板决定者是统治者,不是巫统或国会。大家无需耗时辩论,此事应该划上句号。马来社会对统治者有崇高敬意,苏丹能够淡化怨气及扮演仲裁角色。
演词的内容并不如外界所期待的,重视政治、大选备战和抨击民联。反而着重族群关系,这也符合目前的政治环境,巫统夹在捍卫土著权益和维护各族利益之间,寻找可接受的平衡点。
他对党外的政治课题着墨不多,演词的最后一段才提高声量激昂地说:“哪怕我们的骨头和身躯粉碎,就算身体和生命的碎裂,同志们,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我们必须捍卫布城!”
纳吉在权力故乡的演说,没有碰触5天前提到的“巫统新政治模式”,一些中央代表和领袖受询时也承认,对新政治模式有期待,但却得不到答案。
一名匿名的最高理事说:“他没在政策演词中提(新政治模式),不表示搁置它。你等待星期六的总结,相信他会勾勒出明确的模式和实质内容。”
“耐心点,代表们还在辩论... 他正在聆听基层的感受。总结时应该更精彩。这场总结还设有现场直播呢!他的对象是全民,不仅是巫统而已。”
若政策演讲是开胃餐,代表的辩论和心声就是主菜,总结则是甜品。惟,这是一份轻松的前餐,主菜和甜品的味道及分量则有待观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