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山慕丁和凯里曾公开要求巫青团员不得游说争取参选机会,选前表态文化将引发各种不同角度的诠释,烟雾将模糊视线,也打乱阿都拉的部署算盘。
多位州务大臣和首席部长已针对自己的政治命运做出呼吁,留州或上京,阿都拉自有分寸,讲多无谓,说多错多。
现在连部长级人马也开始表态放话,向首相表达留京意愿,看来2月和3月会是政治人物吹蜡烛,实现“出征”愿望的季节。
希山高调发表“续任教长”言论被认为公开向阿都拉展现自信,除了以教长身份发言之外,头上的巫青团长帽子更为显眼。
他不希望,还未收割教育改革成果,发布施政成绩单之前,即遭换部门或跑道。
他身上流着政治世家和精英家族血液,父亲为前首相敦胡先翁,祖父为巫统创党人拿督翁嘉化,曾祖父拿督嘉化莫哈末是柔佛首任州务大臣。
希山的母亲敦苏海拉与纳吉的母亲敦拉哈是亲姊妹,希山与纳吉也成为表兄弟。
希山和纳吉的外公莫哈末诺亚(Tan Sri Mohamad Noah Bin Omar)华曾任内政部长、首任下议院议长(1959-1964)和上议院主席(1968-1970);1965年他与林梧桐一起成立云顶高原集团。
辉煌的家庭背景造就希山的顺畅仕途,唯来届大选和接下来的党选将考验他的政治抉择与智慧。
教长对巫统而言,隐藏浓厚的政治味道,5位首相曾出任教长,教育部机制庞大,教职人员数目众多,当中巫统党员也不少。
独立前和初期,巫统基层实力来自教师、渔夫和农民,教师的社会地位比其他行业高,老们们往往成为甘榜居民的谘询对象和学习榜样。
教师的民族性非常强,这与巫统强调马来民族主义路线不谋而和,教长职比其他部长拥有更多资源和跑动全国接触基层的便利。
希山欲留任教育部并不令人惊讶,除非他获得柔佛皇室祝福和阿都拉信任,弃国攻州为出任大臣铺路,不然看不出任何他需要放弃教长的理由。
希山的外公还是第一位担任这里PENASONIC主席的本地人.
ReplyDelete我織!我織!他退休后可以繼續“擧劍”換錢養老;)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