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0, 2009

民政党,搞什么?怎么搞?

民政党,能否打开更多窗口?
泡沫化不是民政的选择,唯有发挥辣椒型政党,以‘小、呛、辣’以及有影响力才是未来出路。

当人民逐渐关上国阵的大门后,民政必须设法打开更多窗口才能看到太阳,不然,政党的存在价值将荡然无存。

民政党副主席要求革除另一名副主席,并且公然在报章上发表「革职论」,民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caption id="attachment_319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69" caption="民政党经历4任主席,来到许子根年代,未来会否泡沫化?党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民政党经历4任主席,来到许子根年代,未来会否泡沫化?党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哪里?[/caption]

去年党选「破单」的票选副主席范清渊,周三(27日)通过《马来西亚前锋报》向受委副主席丁福南喊话,要求以全国主席许子根为首的中委会革除丁福南所担任的槟州联委会主席职。

范清渊、丁福南和许子根皆来自槟城,一度是民政桥头堡州属。惟308海啸令民政在槟城全军覆没。

经历一年折腾,民政党似乎未能走出「旧格局」,以新姿态和思维面向新政治,改革口号更胜于实际步伐。

最新的例子是,丁福南以槟州主席身份发言,要求政府无条件让前马共总书记陈平回国,引来巫统和马来保守份子不满是预料中事。

可是范清渊却认为,丁氏发表足以威胁国家安全的危险言论,也导致党员和人民混淆,应该被开除槟州主席职务。

也是前空军的他说:「若丁福南继续坚持陈平回国立场,国阵最高理事会应该对他采取严厉行动。」



范清渊并非首次发表「不协调」言论,本南地补选前也曾表示,国阵不应该组织成员党以个人身份参选,他的大胆言论引起各界议论纷纷。

槟城巫青团了的见缝插针,认同范氏的呼吁,因为丁福南经常与国阵领导层唱反调。

范清渊事件显示,党内沟通机制失灵,以及领导人无法第一时间回应,以致问题日渐扩大。可是,尊重言论自由也可能是民政的说法。这也包括他在周五(30日)因不满有关协调官的安排,“要挟”党处理,否则率大队退党!

许子根应该强化内部领导和纪律,在政治困境中展现领袖的魄力与魅力,否则民政将遭惹更多误解和麻烦。

Thursday, May 28, 2009

528的意义

今年的528充满意义,从政治、文化、外交、垄断、施政不当、浪费公堂等都未缺席

“528”绝对是值得怀念和铭记的大日子。2009的528特别有意义,这天也是5月初五,裹粽子划龙舟的端午节。

第一个“528”是端午节。2000多年前,名存实亡的周朝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 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caption id="attachment_320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75" caption="投江自杀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杀的爱国诗人屈原。[/caption]

他的经典不是投江自杀,而是留下这句名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多么痛苦的洁白和清醒啊!

他因国难当下,感慨仵作作为选择一死了之。谁知道最后竟让成了英雄。当然也有了形容他为“有勇气死,没有勇气活”的懦夫。 

tou

这让我想起,5月23日堕崖自杀的前韩国总统卢武铉。他卷了贪污受贿风波后,因严重的羞耻感,选择自杀了结。可是大马的政治人物,别说叫他们去死,就算要他们鞠躬下台也难如登天啊!

屈原是中国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著名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更是中国最长的抒情诗。

第二个“528” 是35年前的1974年,马中建交的历史性日子。

mnc6

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破冰访华之行(5月28至6月2日),并在5月31日与中国总理周恩来签署联合公报,正式为马中建交奠下日后发展的基石。

拉萨访华有政治考量和外交意义,因为当时的主观政治环境和其他客观条件,详情不在此赘言解释。

35年后,拉萨之子纳吉当了首相,也将在6月2日至5日首次以首相身份访华。我奉命率团采访,时间允许的话将在部落格贴文,记录我的感受。



2004年阿都拉访华之行,我也参与采访。转眼间又一个5年,时间过得真快... 在还未麻木和遗忘之前,将之记录作为比较,不让采访历史留白。

中国应该没有封杀Word Press部落格吧?!不然就无法跟新文章。

第三个“528”是,8年前2001年的马华收购南洋报业集团。

n060328_12

前总会长林良实启动强硬收购动作,引发一轮反收购浪潮,马华在华社的地位和威望直线下滑。当年的我在《南洋商报》服务,经历这中文报大事件,自然少不了参与。

马华也因此分裂成由黄家定领导的A队与陈广才领军的B队。尔后,双林的良实和亚礼退位,由家定和广才受中委会委为总会长和署理总会长,排排坐吃果果。



当年B队急先锋翁诗杰如今更是第一把手,而且是会以刑事法典起诉媒体的总会长,讲话写文章都要小心谨慎,不得乱喷口水或乱搞口水文章。





收购也催生我目前所服务的《东方日报》。这份标榜独立,不拉帮结派的报纸从2003年法行出版至今6年,不断面对“四合一”打压,媒体垄断的感受最深。

这种不仅垄断资讯的做法,更霸占市场,粗暴地干预自由市场运作,以不文明的方式处理同行竞争。

这个“528”改变中文报生态,影响非常深远,可惜8年后的今天,许多了都忘了当年的‘黄丝带’和‘罢写’运动。528当天也的‘应景’文告也没有了。还好一些零星(自己判断) 评论(前《南洋商报》副总编辑)、文章(前《中国报》和《东方日报》副总编辑),以及回应,勾勒起曾参与反收购运动者的回忆

第个4个“528”是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的稽查报告终于出炉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3212" align="aligncenter" width="258" caption="成本激增的工程,引起全民关注,背后是否涉及贪污、舞弊、滥权呢?大家都很想知道!"]成本激增的工程,引起全民关注,背后是否涉及贪污、舞弊、滥权呢?大家都很想知道![/caption]

这个原本2001年的19亿令吉成本的计划,若处理不当将在2051年飙涨至124亿令吉,成本翻了超过五倍。

这不是开玩笑!过程出现太多疑点、利益冲突、管理不当、没有遵守条例等问题。至于有没有贪污、舞弊和滥权成分,我则不清楚。惟,肯定的没有人会因为这事件的牵连或涉及,而感到羞耻到要去自杀!!

pkfzong

不会有!若有大鱼因此被控,而且成功入罪的话,已算不错,交出成绩了。

有兴阅读者可登入巴省港务局特设的网站,必须写上姓名、身份证号码和电邮地址才能进入阅读,而且只开放两个星期到6月10日,以及不能列印。

相关新闻在,以及处。

PKFZ-Scandal-OKT-LLS-CKC

Tuesday, May 26, 2009

虽然残酷,至少真实

慕尤丁:我的话不好听,至少真实

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就‘统考’和‘资助独中’的立场,说了华社不高兴的话,也不喜欢听,更不想听。

muhyiddin yassin meet with chinese association in malaysia 260509 01

虽然很残酷,至少真实。这课题上,我欣赏慕尤丁的坦荡作风,当着华团大佬面前f否决他们的建议。我想社团领袖很没有瘾,当然也尴尬,但这就是政府的立场嘛!

怎样?吹么?!如何吹?吹得涨吗?除非换政策,更换国阵的脑袋,或者干脆换政府算了!?

慕尤丁没有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否决承认统考文凭,不资助独中。没有糖果,只有真相,不给你麻醉,要你认清事实。

他的做法好过前任大嘴巴教长,擅长带记者游花园,说了老半天的空洞话,结果都是废的。

2004年3月受委教长至2009年4月,他不曾与董教总会面。单凭这点,慕尤丁就比他‘大方’。(我知道,写错的话会有人纠正我,只要我不穿黑衣、有吃东西没绝食、也不毁谤,管警察的部长应该不会‘保护我’。)

慕尤丁代表政府,说了真相后,马华和民政要埋单噢!现在该如何向华社交待?还是无需解释?根本不能解释?

muhyiddin yassin meet with chinese association in malaysia 260509 02

马华和民政似乎没有太大的空间玩弄这课题,慕尤丁已打开底牌,我们看完了。剩下的交由华基政党收拾。

他们该如何进行?怎么向华社解说?

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失势,失势就是大事;大事能否变小事,最后到没事?有了民联,国阵很难办到。槟州政府制度化拨款给华小和独中,雪兰莪也开始拨款,霹雳政府则拨地给独中以校养校,吉兰丹政府亦如此。

货比三家的道理很简单,买菜卖菜的安娣都懂,蓝领阶级了解比较的重要性,打领带提公事包的上班族也知道,纵横商场的老板级更聪明于精打细算。

马华民政在政局已不利的情况下,再由慕尤丁为民联提供攻击国阵华基政党的子弹。混乱中的巫统继续掌权当老大,划得来...

Sunday, May 24, 2009

哇!为全民的巫统?!

没有听错,巫统是为全民,党歌都酱唱嘛!
1946年成立至今的巫统,经历308政治海啸冲击,如今已来到关键的十字路口。改革和转型,扩大民主参与是巫统的首要任务。

党主席纳吉面对从政33年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党内的力量整合、党外激励的民联攻势,以及人民对政府的批判声浪日渐强大。

身为纳吉的左右手,巫统最高票党的副主席阿末扎希,了解纳吉的苦衷和挑战,并列出纳吉面对的4大挑战。

也是国防部长的阿末扎希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侃侃而谈纳吉的挑战、副主席的任务、国民服务和其他相关的课题。

巫统是为选民奋斗?!哗,有没有听错啊??

你敢讲,我不敢听!哦,不不不...你敢讲,我敢登!

只要事后不要以出版与印刷法令,以及刑事法典对付我就行了。

巫统「为全民的奋斗史」还是由最高票当选的副主席阿末扎希告诉我们,因为你我都不是党员,更不是领导层,自然不晓得巫统如何为全民奋斗。







他以巫统党歌为例子说明「一个巫统」,该党是为全民奋斗的。他接受访问时,这么表示。

阿末扎希认为,巫统虽然是马来人的政党,争取和捍卫巫裔权益,惟巫统也是「为全民的政党」。

他说:「或许很多人(非巫裔)不知道,巫统党歌的歌词中,有一句是『巫统为全马人民』,所以我们不会伤害非巫裔和非回教徒。」

他以巫统党歌「团结、忠诚和服务」(Bersatu,Bersetia,Berkhidmat)为例子说,巫统为全民福祉而努力,当然巫裔的权益为重。

他说:「我们不仅为马来权益而奋斗,当中也包括全民利益。照顾马来人的同时,不表示将忘记非马来人,两者之间可以共存。」

「巫统从早期的东姑阿都拉曼时代到拿督斯里纳吉的领导(经历敦拉萨、敦胡申翁、敦马哈迪和敦阿都拉),我们都没有忽略其他种族的权益。」

巫统创党主席拿督翁嘉化曾经为了开放巫统党籍与非马来人而得不到党内领导层的支持愤而退党,另起炉灶成立新党。








阿末扎希认为,目前人民对巫统的负面形象和缺乏信心的原因是,巫统逐渐与基层人民脱节。

他说:「如今马来人在政治上,出现一些巫统以外的选择,巫统不是唯一的选择。」

「他们可投向回教党,可以支持人民公正党,甚至坐在篱笆上(游离选民),这都是他们的选择。」

他表示,巫统成立初期的40和50年代,马来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可是今日的教育普及化,许多马来青年有机会进入大专院校深造,甚至出国进修。

他指出,教育层度和水平提高后,巫裔的政治水平也相应提升。

此外,针对他如何协助纳吉处理巫统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时,这名满脸笑容的阿末扎希说:「我的工作就是分担领袖的责任和担忧。我身为他的前政治秘书,可感受到他肩上的重任。」

「我将据实向首相反映真相,不会隐瞒事实,或报喜不报忧。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以前作为政治秘书的责任。纳吉需要真确的意见回馈。」

巫统党歌:「团结、忠诚和服务」
BERSATU, BERSETIA, BERKHIDMAT


Bersatu Kita Bersatu(我们携手团结)
Dengan Setia Berganding Bahu(并肩忠诚同在)
Jiwa Teguh Berpadu(坚持心灵的团结)
Kita Rumpun Melayu(我们都是马来民族)

Bersama Kita Bersama(我们携手团结)
Mendukung Hasrat Semua(拥抱共同的憧憬)
Berjasa Pada Bangsa Agama Dan Negara(为民族、宗教和国家付出贡献)

Lambang Kita Yang Gagah(我们引以为荣的党徽)
Dipandang Mulia Dan Indah(备受推崇和爱戴)
“Bersatu, Bersetia, Berkhidmat”(团结、忠诚、服务)
Cogan Katanya(这是它的口号)
UMNO Terus Mara(巫统继续向前迈进)
Untuk Rakyat Malaysia(为了马来西亚全民)

Saturday, May 23, 2009

《群英会》20:回教党如何蜕变?

我们应该怎么看回教党?
“回教党成立时党派界线不清,拥有回教和巫统双党籍党者俯拾皆是,包括首任主席阿末夫瓦(Hj Ahmad Fuad)。

这对志在抗衡巫统的目标实是讽刺。阿末夫瓦后来弃回投巫,陪同者还有首任回青团长阿末巴达维(前首相阿都拉之父)。”

如果回教党有志执政中央,今年第55本届大会将是它寻求新路线的最佳时机。

问题在于这个经历过回教主义(50年代)、左倾民族主义(60-70年代)、右倾民族主义(70-80年代),以及务实宗教师路线(前主席法兹诺领导的1988-2002年)的老牌政党,如何摆脱过去、平衡党内歧见、避免派系分裂,则是严峻考验。

1000名中央代表掌握了新路线的诠释权。谁会得胜?宗教派(亲巫统)或专业派(亲民联的埃尔多安集团),还是「双结合」,提拔专业派领袖?

尽管回教党士气如虹,但要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统治大马,仍是多重选择,危机良机参半,也是党员认真思考的重点。如果选择错误,则回教党错过叱吒风云、操盘大局的机会。

回教党1951年11月在北海成立,翌年8月首届大会在甲抛峇底,以及第二届(1953年)在大山脚举行,都在马来人和回教徒占少数的槟州,是个异数。

1953年的发生领导危机,党员质疑某些领袖拥有双重党籍,以及赞成回教党参加由巫统和马华主办的「全国大会」(National Convention)。

党员希望领导层以身作则,选择留在回教党担任领导或重返巫统。虽然这并非直接冲着拥有巫统党籍的主席阿末夫瓦而来,但他也不认同大会支持回教党参与全国大会的决定。

pas-bn440xx

阿末夫瓦后来弃回投巫,当时陪同他的领袖包括回青团首任团长阿末巴达维(前首相阿都拉的父亲)。

详文如下:

Thursday, May 21, 2009

南安会馆:一个大马理的念和贯彻

关心时事课题,南安会馆主办讲座

这是我第二次受邀出席由会馆主办的时事课题讲座。上一次是于4月23日,巴生黄氏登进家族会与国营AiFM电台联办。

巴生的座谈共4人主讲,即蔡细历、邓章钦、迦玛和我。由于现场的气氛绝对倾向民联(正确来说应该是邓章钦的支持者),演变成声讨国阵讲座。

蔡细历很没有瘾,最后也懒得总结,我也讲得不理想;迦玛和邓章钦就非常投入,与脱口秀相差不远。

话说回来,5月24日(周日),早上11时,雪兰莪及吉隆坡南安会馆配合端午节庆典,主讲「一个马来西亚:理念与贯彻」,我很荣幸受邀分享心得。

[caption id="attachment_3169"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0" caption="这是“一个马来西亚”摄影比赛的冠军作品,得奖者是来自东马的21岁青年。"]这是“一个马来西亚”摄影比赛的冠军作品,得奖者是来自东马的21岁青年。[/caption]

欢迎南安同乡们踊跃出席交流,顺道吃粽子庆端午。

相关新闻如下:
(吉隆坡讯)配合该会举办端午节庆典,雪隆南安会馆将于5月24日(周日)11时邀请蓝志锋先生前来,在该会3楼冷气礼堂主讲「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与贯彻。

蓝志峰先生对我国政治时事课题有深入研究及心得,他也是东方日报副新闻编辑

该会决定经常举办午餐讲座会,邀请学者专家前来主讲各种课题,以加强该会理事、青年团及妇女组执委的联系及增进对有关课题的认识。

该会希望全体理事、青年团及妇女组执委及会员乡亲踊跃出席,欲出席者,请拨电该会秘书处(03-26924236),以利安排。

南安会馆的地址是:No. 1, Lorong Haji Taib Satu, 50350, Kuala Lumpur.

YES!翁总创历史的发难!

令《号外周报》中招的文章:翁诗杰搞口水政治

这是西西留中转载的文章,也是令《号外周报》踩蕉皮中招的文章“翁诗杰搞口水政治”。
出处∶号外周报417期(2009年3月2日)
原题∶翁诗杰搞口水政治
作者∶林中

翁诗杰敢怒敢言的性格,有人褒有人贬,他所说过的,都会被有心人咬住不放。

当马华其他领袖遇上能言善道的翁诗杰,只能无言以对了。

haowai

《当今大马》的相关新闻在此,标题打着“翁总指控《号外》三篇文章诽谤,首名以两法令投报华文媒体部长”,包括《号外》声明全文。

林中(不是真名)写的文章拳拳到肉,针针见血,不仅没有捧LP,还在要害中踩多几脚。

难怪翁总大发雷霆,气到报警要求以出版与印刷法令警方援引1984年印刷出版法令第8(A)条、刑事法典第500条下的诽谤条文调查《号外周报》。

据了解,这是大马史上第一位部长援引以上两条法令向警方投报华文媒体。通常,报刊如刊登令当事人不满的内容,当事人会采取民事诉讼索偿、要求更正或公开道歉,而不会采取刑事诉讼行动。

我在想,若我在此转载林中的文章会否挨告呢?真的很想与读者分享,直接刊登才有意思,链接的话就不爽了嘛!

深思后还是决定做“乌龟”,《号外》不幸笨鸟先飞,证明翁总极度认真看待“言论自由”。搏不过强权,唯有留多点木材在青山烧。

有兴趣阅读全文的人就到西西留的部落格吧,希望他不会中途抽掉文章(我有不祥预感...)



ongnchua4

林季在他的《世间的歌唱不完》中这么写道: 
过去,翁诗杰一句:“我敢讲,你敢登吗因为当时的翁诗杰以为号外周报不会据实报道。最终号外周报就是据实报道,而且就那么一句:“你敢讲,我敢登

想到,过去可以是朋友,最终翁诗杰还是对媒体开刀,而且一开就是挑号外周报。

号外周报一直凭借一句:“你敢讲,我敢登。”,或许翁大人当起大官,不是什么超人,一直以为自己是一条硬汉子。

号外周报打从先生周报多次针对几位前马华总会长,各个的胸襟够开阔,或许深知一旦破了对媒体开刀的先例,这是堵塞言路最大的缺失,只能选择从善如流。

没想到,当年自命最敢讲的才子,好像不给人家公开讲,最终当了大官好像走了控起媒体来了!

实际上他为了爱惜自己的羽毛,挑起的官非可不少,不像过去的官懂得忍让,也有许多人知道政党的宿命是给人民骂的,因为这是民主的国度,有人骂你,至少是在意你。

可是看见翁诗杰挑起了神经大动脉的大标题,竟然只是人家间接“赞美”,是否是丑化也见仁见智。

Wednesday, May 20, 2009

“显掉”!单一源流学校论调

又来这种单一源流学校论调!

我担心的情况终于发生了。有人利用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口号,打出自己的“一种学校、一种教育、一种语文、一种文化”。

哎哟,这是什么年代了?!还来这一套,认为国民型华小和泰小损害国民团结,制造分裂,违反联邦宪法....

看看这篇报道:

一群自称「提倡团结」的部落客发动「单一源流学校,单一语文;一个民族,一个马来西亚」的联署活动,质疑华小和泰米尔小学的存在,并认为国民型学校不利全民团结。

这项运动是由没有以真名示人的部落客Kijang Mas发动,并巧妙地利用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提出「一个马来西亚」的施政口号,作为宣传用途。

这名相信旅居美国的部落客列出7大原因说明,国民型华小和泰米尔小学的存在妨碍大马民族的建构和全民团结,因为国民型学校无法培养拥有一种语文、思想和文化的大马民族。

Tuesday, May 19, 2009

过程才重要,战绩就算了吧!

战果不重要,过程的参与才最精彩
“本南地补选,不会因为国阵休战而变得宁静,相反地将更热闹。

当地选民14个月内投3次票,已是一项纪录!他们会否在31日当天领取比武吉士南卯选民更大张,超过10寸乘20寸的A3型选票呢?

补选热度将继续升温,公正党候选人曼梳以「候任副首长」的身分竞选,应在没有悬念之下获胜。战果并不重要,参与的过程才精彩。”

以下这篇文章是改编自昨天,我在部落格撰写的「不严谨」文章。当时我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之下,写出「国阵弃选,独立成焦点」的文章。

为了让刊登在报章的及时评论更严谨和充实其内容,我在昨日的文章内加了许多日期数据,进一步佐证我的观点,增加说服力。

今天的全文如下:

首相兼国阵主席纳吉终于有了「破格」决定,弃战本南地州议席补选,让人民公正党在战役中自弹自唱。

其实不参选并非国阵,而是巫统主席纳吉的意愿。此举可避开因选举而延伸的各项问题,特别是曝露巫统内部矛盾,以及槟州国阵的不协调。

ahmad2

寄居论风波、巫统峇东埔区部分裂,以及槟州民政与巫统断绝关系事件等都是去年峇东埔补选的「余波」,至今尚未完成修复。

以「弃选」换取时间和空间,淡化内部分歧是明智的决定,至少巫统无需为了补选而陷入权力和资源争夺泥沼难以自拔。

位于峇东埔国席范围内的本南地州席,去年8月峇东埔补选成绩说明它不是巫统的战场,投入大量资源却无法换取相等的政治回报,不如放手算了。

其实,选委会于4月27日宣布本南地的23日提名和31日投票日(星期天)时,已经露出不参选的迹象。

Monday, May 18, 2009

国阵弃选,独立成焦点

纳吉终于「破格」了!国阵不参选,独立人士的舞台更能发挥角色

独立人士,这将是5月23日至31日最盛行的「名词」。

相信我,本南地补选的焦点不是安华、林冠英或曼梳,而是独立人士。

不晓得23日提名后,多少名不见经传的独立人士跑出来竞选?就如吉打武吉士南卯州席补选的情况,14名候选人列队竞选。

当时,民联指责国阵资助(印裔)独立人士,分散公正党选票;国阵也指责民联暗助(巫裔)独立人士,分散国阵选票。彼此互相斗法,不亦乐乎。

国阵不上阵,会否支持或暗助独立人士?我们还不知道,也不清楚,甚至不满该决议的国阵地方领袖,会否以独立人士出来参选,这也是未知数。

本南地,不会宁静,相反的将更热闹。本南地选民14个月内投3次票,这也是一项纪录!

说些马后炮的分析,其实早在选委会制定提名和投票日期后,已为国阵(正确来说是巫统)埋下弃战的伏笔。

之前5场选举中的4场投票日都落在工作天,可是本南地的投票日却在星期天,难道选委会不知道星期天会更多选民回乡投票吗?

当时峇东埔补选时,林冠英特别为了安华,将工作天的投票日列为州假期,催谷选票。这次就不需要啦,可安心和放心。

34年后的2009年,国阵在纳吉领导下,重演1975年放弃补选的「破格」决定,不参与5月31日的槟城本南地州议席补选。

纳吉指出,本南地州席悬空并不是在联邦宪法条文下列出的理由而悬空,相反的是人民公正党为了解决党内问题而产生的补选。他说:
「这是反对党的政治把戏,不是联邦宪法的(议席悬空的解释),国阵更关注服务人民,恢复经济的课题。」

「我们决定不委派候选人参与本南地州议席的补选。」

也是首相的纳吉今日(18日)在巫统总部,主持他担任国阵主席后首次的国阵最高理事会会议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表示。

虽然国阵没派人,但是会否暗助独立人士?我不知道,也不晓得。肯定的补选的看头不会因国阵放弃而减少,拭目以待吧!

Sunday, May 17, 2009

34年前拉萨「破格」弃选,如今纳吉呢?

1975年拉萨弃选万里望国席补选,2009年纳吉的本南地州席呢?

首相兼国阵主席纳吉会否重演34年前先父敦拉萨的「破格」决定,放弃5月31日的本南地州议席补选呢?

这道问题将在明日(18日)下午4时30分后有答案;纳吉将于周一下午在布城首相办公室,首次以国阵主席身份召开国阵最高理事会会议,重点讨论是否参与本南地补选。

参选或弃选成为国阵成员党的热辣讨论课题,他们当中有不同的观点和论述,马华与民政党支持纳吉建议的不参选,而国大党主席拿督斯里三美威鲁则认为应该参选。

[caption id="attachment_3139" align="alignright" width="235" caption="不要酱看我和评估我,我是不同的。别忘了我身上流着敦拉萨的血... 34年前,我还在英国读书啦!"]不要酱看我和评估我,我是不同的。别忘了我身上流着敦拉萨的血... 34年前,我还在英国读书[/caption]

纳吉曾在出任首相后,首次返回家乡的万人集会上,以浪费公帑为理由,抛出可能不参选的建议,同时这也试探和收集各方的反应。

政治观察家认为,纳吉提出的建议很可能是国阵高层或巫统高层的看法,但是最终决定还是落在巫统和国阵领导层之中。

国阵补选不上阵并非未曾发生的事情。早在1975年拉萨担任国阵主席兼首相时就曾大胆决定,不参与霹雳州万里望国会议席补选。

1975年1月,行动党强人兼的万里望区国会议员范俊登,因火箭报刊载一篇文笔被认为触犯煽动法令,以主编的身份被控煽动罪名成立,判罚款2000令吉或入狱6个月,意味着他失去担任议员资格。

经过高庭判罪后,选举委员会宣布万里望国会议席悬空,可是行动党反对这项决定,林吉祥认为,议席悬空等于否定范君上诉联邦法院及枢密院的权利;范氏则表示,如果补选,而他又上诉得直的话,万里望岂不是有两名国会议员?他向高庭入禀要求暂缓举行补选。

由于争执未有结论,选委会于1975年2月27日安排补选提名,结果只有叶锦源面对两位独立人士挑战,国阵决定不派人参加。

3月13日,高庭对范俊登的入禀状作了宣判,指补选不合法,于是取消这场补选,当时距离投票日只有2天。

民政党顾问敦林敬益曾表示,当年范俊登被法庭宣判后,自己曾向是时任首相敦拉萨建议,国阵不参选以表明范俊登事件与国阵无关。

他认为,国阵不以这种方式赢得议席,因为当时的人民认为,国阵以法庭方式夺回该国席,通过法庭审讯方式令范俊失去议员资格;该场补选是由行动党叶锦源对垒两位独立人士,国阵抽身不参选。

34年后,纳吉会否效仿父亲的决定,不参与本南地补选呢?明日傍晚自有分晓。

《群英会》19:「一个马来西亚」VS「两个霹雳」

「一个马来西亚」,「两个霹雳」,「三种情况」

「一个马来西亚」是纳吉的闪烁发亮的招牌,就如当年阿都拉的「卓越、辉煌、昌盛」,以及马哈迪的「廉洁、有效率、可信赖」,令人充满期待。

而在「一个马来西亚」之下的「人民为先、绩效为首」施政理念与八大价值观「卓越文化、毅力、谦卑、认同、忠诚、精英管理、教育和诚信」,更是拨开云雾,直透弊端的十大方针,触动民心,令人称道。

 651563621_44653dfd7c_m

507霹雳州议会的进程和乱象,提供各种联想,致使人民强烈感受,严重冲击纳吉4月上台后苦心经营的形象工程。

Friday, May 15, 2009

民政、吴恒灿、首要媒体

吴恒灿,深具影响力的首要媒体集团顾问

 坦白说,从《当今大马》报道中证实吴恒灿受委首要媒体集团的顾问后,第一时间是惊讶!接着是佩服这项委任。部分新闻如下:
吴恒灿透露,这个新设立、前所未有的职位,主要是向首要媒体集团的执行主席佐汉嘉化为首的董事部提出建议,希望现有的媒体报道更能够反映人民的心声。

goh hin san他告诉《当今大马》,本身的职责是负责传达华社及各民族的心声,以达致互相谅解及沟通,塑造社会和谐的气氛。

他强调本身的理念是“我国多元民族的心胸有多大,这个国家的舞台就有多大”。

吴恒灿却不认同本身的职责,仅是负责针对首要媒体旗下的中文节目,并声称他将会从超越种族及全民的角度,向首要媒体董事部提出建议。他一直都反对监督媒体,并希望媒体能够开放,以充分地反映人民心声。

华社对吴恒灿(53岁)不陌生,他是著名翻译家兼大马翻译协会与创作协会会长;积极推动马中文学交流,担任马中友好协会理事,同时也是大马华语规范理事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大马电影上诉委员会成员。

他长期活跃于国家语文出版局,一个附属教育部,拥有法定地位和常年定期拨款的机构。该局被捍卫和发扬马来语文的堡垒,就如华社的董教总,数月前反对英文教数理大游行的主干人多来自该局。

johan jaafar johan jaaffar media prima group

他曾获得国家语文出版局颁发的“服务辉煌奖”,他与该局的马来领导维持良好关系。

无巧不成书,新上任的首要媒体集团执行主席佐汉嘉华是该局的董事会主席。

吴氏与马来写作界(文坛)有不错的交流和联系,他们当中又大多拥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想法。这未必坏事,只要非种族主义即可。

他曾是上市公司美景集团(主席是李金狮)的顾问,如今成为另一上市集团首要媒体的顾问,掌握媒体后影响力自然不在话下。

虽然他与多位马华高层领袖(前任和现任)互动良好,惟,据悉他是民政党的党员,不是马华党员。

随着他的委任,民政是否续沙巴多了两位州议员和一部长职(失去副首长职)后,如今又“意外”的间接获得“照顾”,影响力渗透首要媒体集团?还是纳吉另有打算?壮大民政党?让民政党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负责所有国营和私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通讯与文化部的部长是巫统的莱斯雅丁,马华的王赛芝出任副部长。

民政背景的吴恒灿则担任首要媒体集团顾问,职位可大可小。可以什么都做,也能什么都不做。马哈迪在普腾和国油的例子告诉我们这些例子。

相信吴恒灿将扮演吃重的角色。

Thursday, May 14, 2009

一个“五一三”,各自表述

谁的五一三?我们学到什么?

may13

40年了。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和不同政治环境下,我对五一三事件有不同的认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是历史认知出了问题?教育制度问题?政治撕裂?智慧增加了?看穿虚假造作?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小学的“五一三”:死了很多华人,戒严;

中学的“五一三”:大选事故导致种族流血,华人和马来人都有丧亡;

大学的“五一三”:东姑遭施压逼宫,马哈迪也插上一脚;大马政治分水岭,改写大马政治、政策和经济面貌的关键年;

搞学运的“五一三”:用来吓唬人民,其实是掩饰本身的不足,最好的‘稳定’借口;

记者的“五一三”:哗,不得了,这是巫统权利斗争的外围战;国阵政府不愿正视这段历史的另一面,人民未能走出阴影。

may13-after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为何一个“五一三”各自表述?问题出在哪?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接受官方的说法,编写史书的过程是不是出了问题?

今年是“五一三”40周年,国阵政府没有任何表示或纪念节目,就连掌管团结事务的许子根也没有文告。这怎么搞的?!

民联政府同样忽略,或选择忽略这日子,不见任何反思或还原真相的活动。唯一能想起的活动是,五一三当晚在八打灵再也市政厅礼堂,由行动党主办的讲座会(林吉祥、霹雳州大臣尼萨、前上诉庭法官陈炘铠、回教党莎亚南国会议员卡立沙末和律师公会主席拉古纳等人主讲)。

看看这些新闻和评论吧!

《当今大马》:学者苦追真相

《独立新闻在线》:五一三系列报道

彭雪琴:513解密

唐南发:513,捂·义山

吴启聪:513事件40周年纪念

林恩霆:308取代513

Wednesday, May 13, 2009

你先跟总会长讲,才由他告诉我!

颜炳寿、翁诗杰和希山慕丁

今天5月13日,我第一次采访荣任内政部长后,希山慕丁的记者会。

采访的时间注明4时开始。来到布城内政部办公大楼后才发现我们不得进入记者会的11楼,因为希山还在主持着内阁会议后的部门汇报会。

结果30多名记者挤入底楼的「顾客服务中心」,站着和坐着都有,一些干脆在大门外抽烟过时间。也有记者下午2时就抵达内政部,可能沟通误会吧?!

不得其门而入这不是重点,官员较后请我们上11楼,却发现应该在9楼等待,这也无所谓。

反正我们都习惯遭人点来点去。这不是重点。迟了开始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尊贵的部长回答问题的方式,刚巧那道问题由我提出。事先声明我不是针对任何人,只是在麻木之前做些记录,方便日后参考。

23hishamm

问题和答案是这样的,原文照登会比较好,以免被送入学校再教育,或警局保护... 噢,说多了...
Q: Dato Seri, bolehkah Dato Seri comment bahawa hari ini MCA meminta IGP, supaya minta maaf kerana penangkapan Wong Chin Huat?
A: Ohh, ya?!

Q: Ya.
A: ...Saya duduk sebelah President MCA, President MCA tidak sebut?

Q: Ketua Biro dia cakap?
A: ...Suruh ketua biro cakap dengan President, (kemudian) President cakap dengan saya.
 
中文翻译版如下:

问:拿督斯里可以回应,今天马华要求警察总长针对逮捕黄进发之事道歉吗?
答:哦,是吗?

问:是
答:我(今天内阁会议)坐在马华总会长(翁诗杰)身旁,总会长没提起这件事?

问:这是局主任(马华教育局主任颜炳寿)的言论。
答:...叫局主任(颜炳寿)先与总会长说,(然后)才由总会长跟我讲。

完整的版本是这样的:
针对马华要求全国总警长针对黄进发遭逮捕之事道歉,以确保公众对警方的信心时,希山慕丁说:「我今天(内阁会议)就坐在马华总会长(翁诗杰)身边,他没有提起这件事。」

记者解释道,该项言论是出自马华中央教育局主任颜炳寿,后者非议警方逮捕黄进发,认为警方应尊重人民举行和平集会的权利,而不是视其为对警方权威的挑战。

部长回应道:「叫该局主任先与他的总会长说,然后才由总会长跟我讲。」

希山慕丁的回答方式,我就不多说啦。可惜没有,现场录影,不会将更精彩。

为何希山在这课题的回答方式如此「蔡细历」呢?

Tuesday, May 12, 2009

政治归政治,司法不该介入

政治归政治,司法介入拖延僵局

解铃还需需令人,政治课题必须回到政治途径寻求解决。政治不是数学题,不能以简单的加减乘除算出答案。

霹雳政局在短短的24小时之内急速变化,尼萨从「前大臣」转为「合法大臣」最后又沦为「不合法大臣」,赞比里的情况则相反,从「大臣」到「非法大臣」及「暂时的合法大臣」。

nizar jamaluddin dr zambry abdul kadir perak当霹雳州议会常规、霹雳宪法,以及联邦宪法都派上用场都无法解决时,意味着司法途径的失效。

政治僵局难以在司法审讯中获得解决,法官的任何决定必引另一方的不满和上诉,大臣双胞案是最直接的例子。

法律的对错和法庭的判决,不能化解这场只有3个月却影响深远的「霹雳风暴」事件。

司法审讯不是最好的解套良策,政治问题必须回到政治管道解决。不断付诸司法动作和入禀法庭,无助解套,相反的只会拖延问题,甚至延伸其他问题,加剧问题的复杂性。

说白了,政治管道就是回到州议会寻找解决方案。

(内附奇文共赏)



Monday, May 11, 2009

尼萨,是你的;赞比里,去你的

阿都阿兹刮了阿兹兰沙一巴掌?!乱了,是你的,以及去你的

阿都阿兹是吉隆坡高庭法官,基于霹雳州宪法,裁他决尼萨是合法大臣。
没明文规定苏丹有权革除尼萨的大臣职位、

州议会也没有通过不信任动议推翻尼萨、

尼萨并没有辞职以及大臣职位也没被悬空。

阿兹兰沙是霹雳州苏丹,前最高法院院长,被认为书读得最多、最英明、最开明、最现代化,以及很多正面“最”的纪录持有的马来统治者。

nizar jamaluddin win court case at duta court house 110509 04可是陛下指示尼萨辞职,引起激烈反应,民间对这“裁决”持不同观点,法律界也有分歧的论述。

5月11日,吉隆坡高庭终于有了判决,大臣职是尼萨的,赞比里唯有空出大臣办公室。这只是上半段,国阵还可以上诉,还有联邦法院。相关新闻在评论在这

今天(11日)也是巫统成立63周年的党庆纪念日,纳吉应该在此刻反省,继续握着烫手山芋的利与弊因素。

既然高庭有了判决,等待上诉期间,不如将球踢给苏丹,由陛下决定决定是否解散州议会。

nizar jamaluddin win court case at duta court house 110509 02惟,阿都阿兹的裁决是不是变相的刮了前最高法院院长呢?!

我不敢说,更不敢触碰这块马来统治者议题的禁地,以免遭来煽动法令调查,或内安法令保障!一巴掌只是比喻而已啦!
Ampun Tuanku, beribu-ribu ampun, patik sembah mohon maaf.

这部《霹雳风暴》连续剧还会继续上演,直到州议会解散为止。最失落的除了赞比里之外,我想就是许月凤,做了等于白做,一切都是徒然。

她的情况让我想起,家中父亲常说的客家俗语“帮人捶背后,还要吃臭屁”;简单而言是,得不偿失!月凤啊,月凤,你不好过啦...

点首徐怀钰的《乱了》给内心烦躁,乱到...不能再乱的人听







针对霹雳政局,首相纳吉表示,国阵不会因为民联成为霹雳州的合法大臣而解散州议会重新选举,或向拿督斯里尼萨投不信任动议,当下最重要的步骤是针对判决提出上诉。他说道:
「我们将上诉,希望能获得更早的日期(上诉)。不管怎样,我们无法说太多,因为这是法庭的权限范围。」

「我只想说,我们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基础,所以我们将上诉。」

国阵会否解散州议会,还政于民和举行选举? 「我无法评论这课题,因为它是苏丹的绝对权限范围内。」

会否就此事觐见霹雳苏丹阿兹兰沙? 「我可以在任何时刻与苏丹会面,这不是问题。我目前没有立即会见苏丹的计划,这是苏丹的权限范围。」

会否通过对民联大臣的不信任动议? 「我不知道,不要谈论这些。」

「第一件(该做的)事情是先上诉,尽快敲定上诉日期。希望可以在明天...」

「(人民)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激昂,我们将尽快解决这问题。」

 

Saturday, May 9, 2009

《群英会》18:不团结的力量

不团结的力量,巫裔政治新出路

「团结就是力量」一直是国阵华基政党争取华社支持的口号,加上「壮大在朝力量」和「朝中有人好办事」宣传,华社一直不愿削弱在朝力量,直到去年308大选。

「团结」固然没错,尤其是在现在许多人都奉行「自扫门前雪」处事哲学,所以出现「华人不团结」的说法。唯有通过「团结」才能发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的作用。

MrAnonymous

巫裔政治中,巫统一党独大是危险和麻烦的,应该设法壮大其他政党,出现良性竞争。

「不团结的力量」却令一些人以为是没有生产力的内耗,分散资源。实际上刚好相反,它另一种「改变」的原动力,对追求美好的力量。

不团结并非坏事,而是进步的常态;鼓吹狭隘的团结,以「矛头对外」为幌子才是放弃对「改革」的做法,他们都是滥好人,应揭露他们的伪善面具。

我的《群英会》全文如下:

Friday, May 8, 2009

卫塞快乐:-) 霹雳不快乐:-(

卫塞节快乐,霹雳很不快乐



明天(5月9日)是卫塞节,一个神圣的日子,纪念佛祖诞生、成道和涅磐的日子。

我们非常尊敬的首相纳吉在《一个马来西亚》网站中,发表动听的卫塞节动听献词,说了令人极之感动的话:
我在此赞扬秉持大爱奉献的慈善运动,在今日的欢庆节日依然为他人著想,无私付出,为一些面对困难的人士进行小型慈善活动。我们大家应学习这无私慷慨的精神,我们应全年传递这种大爱精神予所有马来西亚人民。

我最欣赏的佛教信念,是其鼓励佛教徒应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达至和谐无争的境界。佛教徒坚信善有善报,并以包容之心接纳异议者。佛教的道德原则令人敬佩,其教义所带来之价值也与其他信仰一样。无论来自任何宗教、种族或信仰,我们皆拥有许多的共同点,即身为人类同时也是马来西亚人。

在今日的卫塞节,我呼吁马来西亚人民不应把重点放在彼此的差异上,而应异中求同及团结一致。秉持着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发扬国家的精神,及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共同迈进。我期许听到更多来自佛教徒的声音,期待与您们有更进一步的交流,无论是在街上、活动上或网站上。 



哗,这可不是闹着玩。首相非常认真哦!若能坐言起行则更好!!

看看昨天(7日)霹雳州议会发生的事情,这是蒙羞丢脸荒唐闹剧乱搞失望痛心愤怒问号多于答案、...

事情的发展不符合纳吉强调的“一个马来西亚”和它的“八大价值”。

从来只有议长关掉议员的麦克风,这次议长的麦克风遭人关掉(许月凤厉害);

从来只有议长驱逐违令的议员,这次议长遭连人带椅硬拖走(又是许月凤厉害);

从来只有一个议长主持议会,这次翻版议长竟然夺权(还是许月凤厉害);

从来不曾发生议长被软禁,这次议长遭锁在房内1小时(布城导演杰作);

从来不曾有这么牛的副议长,这次的副议长为议会民主创下纪录(许月凤和布城导演的杰作);

从来不曾有这么莫名其妙的动议,这次很棒的国阵办到了(又是布城导演杰作);

从来不曾有这么狼狈的马来统治者,这次的纳兹林苦等6小时(父王失算,加上布城导演失责);

还有很多不曾发生的事情,一并在霹雳州议会上演。多谢配合度非常高的台前幕后人士,如导演、编剧、器材组、音响组,以及咖哩费等人尽力又卖命的演出。论功行赏,酬劳随后奉上。

以下是纳吉的卫塞节献词全文,鼓励大家踊跃进入首相的部落格留言, 把心中的话告诉他,让他了解人民的感受。

支持也好,反对也罢,肚懒也无所谓,相信纳吉“肚里能撑船”,应该不会请警方来保护留言者的吧?!

别忘了,民意大过天,人民是老板。政治人物不过是公仆而已!!

Rocky-Bru重返《Malay Mail》

阿希鲁丁:候任《马来邮报》首席执行员兼总编辑

着名部落客阿希鲁丁将在近期重返媒体圈,出任《马来邮报》首席执行员兼总编辑。
「是的,我正在与Dynahall公司(报章持有者)洽谈重新返回《马来邮报》的细节。」

「虽然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答复,我相信对方将在这几天内让我知道。其实他们早在两三个星期前已经接洽我,希望我重回报界服务。」

「不是我找他们,是他们找我。他们希望我重返《马来邮报》工作。」

 

也是大马新闻俱乐部主席兼大马部落格联盟筹委会主席的阿希鲁丁受询问时指出,他对重回《马来邮报》有所要求。

专爆内幕的《大马内幕者》网站日前透露,阿希鲁丁将重返拥有112年历史的旧东家,并担任首席执行员。

这位着名部落客是前《马来邮报》代编辑,并于2006年2月选择自愿遣散计划,并在较后架设部落格成为尖锐的批评者,以点评时任首相的敦阿都拉而闻名。

Thursday, May 7, 2009

点一首《怕黑》给国阵听

《怕黑》,最适合国阵的歌
如果我说我忍住眼泪 如果我说我不会后悔
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 请不要让我如此心碎
如果我说我忍住伤悲 如果我说我觉得好累
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只愿能与妳紧紧相依相偎

因为我会怕黑  因为我无法入睡
因为我心中疲惫 因为我厌倦雨打风吹
因为我会怕黑  因为我觉得意冷心灰
因为我隐藏我的眼泪
请不要让这一切变成不对 变成不对(变成不对)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不要把心围上层层堡垒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不要说妳永远无法体会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不要让疲倦的心再枯萎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就让我说一声请妳给我安慰

 






黑色,马来西亚的忌色,禁色。怕黑,是国阵的心情写照。

这3年来,国阵政府都害怕人民力量,担心群众集会,以水炮车和催泪弹筑起防卫围墙,终日躲在舒适天地,逃避现实。

国阵对自己丧失信心,对政权没有把握,政府机关的濫用说明强弩之末。

bn1

2007年11月有干净与公正选举发起「黄潮」运动,黄色席卷政坛,走入人民心中。

2008年9月有警方逮捕记者陈云清、部落客拉惹布特拉和政治人物郭素沁,引起「黑衣和黄丝带抗议」。

2009年5月有「一个黑色马来西亚」黑衣抗议运动,结果净选盟发言人黄进发在《煽动法令》下被逮捕,随后另3人也遭逮捕。

从黄色到黑色,国阵的神经线被挑起。怕黑是国阵最新的形容词。

台湾的蓝绿大斗法,泰国的黄红大比拼,菲律宾的黄色人民力量都是闻名国际的政治颜色。

najib-cabinet-wide 

如今,「怕黑」是执政52年国阵的代名词,可悲啊!

我想起周华健《怕黑》,就把这首歌点给「怕黑」的国阵吧!

《怕黑》周华健

演唱: 周华健
词曲/监制: 周华健, 编曲: Wayne Miller

如果我说我忍住眼泪 如果我说我不会后悔
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 请不要让我如此心碎
如果我说我忍住伤悲 如果我说我觉得好累
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只愿能与妳紧紧相依相偎

因为我会怕黑  因为我无法入睡
因为我心中疲惫 因为我厌倦雨打风吹
因为我会怕黑  因为我觉得意冷心灰
因为我隐藏我的眼泪
请不要让这一切变成不对 变成不对  (变成不对)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不要把心围上层层堡垒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不要说妳永远无法体会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不要让疲倦的心再枯萎
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 就让我说一声请妳给我安慰

因为我会怕黑  因为我无法入睡
因为我心中疲惫 因为我厌倦雨打风吹
因为我会怕黑  因为我觉得意冷心灰
因为我隐藏我的眼泪
请不要让这一切变成不对 变成不对

Wednesday, May 6, 2009

民政党有第二春吗?

春天来了,民政能走得更远吗?

去年308大选,几乎遭灭门惨败的民政党,经历一年折腾煎熬后,包括领袖排队退党,现在犹如一只浴火凤凰等待时机,以便展翅高飞,迎向未来。

先有409内阁改组,党魁许子根入阁出任看似次要,却又无所不能的首相署部长,掌管绩效管理和团结事务。

两名副部长也分配到吃重的部门,即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陈莲花)和外交部(柯希仁),实践分享权力精神。

如今505的沙巴,民政党迎来两位退出沙巴进步党却支持国阵的议员加入。陈树杰和区锦华的入党,为民政增添两个州议席和副首长兼州基本设施发展部长两个官职。

sapp

去年正式接棒党主席职的许子根于周二(5日),乘着陪同首相纳吉官访沙巴期间,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在纳吉出席一项「与民同在」的群众活动前,率先宣布陈区两人加入民政,结束他们8个月无党籍的尴尬身份。

以许子根的谨慎性格,这项加盟必然获得纳吉亮绿灯下进行,并知会沙巴首长慕沙阿曼,否则将打乱沙巴政局。惟陈区二人,尚未正式呈交入党表格。

与其说是民政的收获,倒不如讲是陈区两人终于找到「落脚栖身处」,选择没有争议和最能发挥的舞台延续政治生命和官职生涯。

求助Wordpress高手!!

SOS!求助高手

不晓得为何,我的部落格自昨日起就看不到所有的Links(原本在左边),怎知突之间消失了,而且还增加一个:)符号?!

气煞我也,到底在开什么玩笑??之前也曾经发生类似问题,无法复原,唯有重新一个个去Link朋友们的网站。好不容易才连线完,如今又来一单。

后来我决定换Theme试试看,看看我的Link和widgets会否出来。结果一些跑了出来,但却错置了。Link全部在右下角,必须看完所有的文章,拉到最下端才看到这些Link。

到底是什么问题?我按错什么东西?期望高手赐教。谢谢

Tuesday, May 5, 2009

《乌兰巴托.巴黎.吉隆坡》

《乌兰巴托.巴黎.吉隆坡》让你想到什么?

根据Susan Loone的部落格,香港无线电视剧将开拍这部大马经典的《乌兰巴托.巴黎.吉隆坡》连续剧,演员也敲定了,甚至海报也出来了。

倘若真的话,可不是闹着玩,这部重头戏该如何开拍?演员会否来马取景?到时会否面对禁足令?移民局不让他们进来?连续剧能否顺利进入我国?太多问题可供我们发挥...

Susan是长期关心蒙古女郎阿丹杜雅炸尸案的前《当今大马》记者,如今身在泰国。它表示,香港将会拍摄一部以法国《自由报》(La Liberation)记者撰写的新闻,改编成连续剧。

刘振国在其部落格中写道:
苏珊伦贴在其博客的剧照显示,该剧被命名为《乌兰巴托.巴黎.吉隆坡》,阿旦杜亚一角将由郭羡妮饰演、郭峰将饰演纳吉、石修饰演阿都拉萨与陈秀珠饰演罗斯玛。

无论此消息是真是假,或者此举纳粹是为了纪念即将在明天生日的阿旦杜亚,但是无可否认的是,阿旦杜亚命案具备了所有港剧所要的元素与戏剧张力,这个故事线有美女与政要,涉及军火与谋杀,剧情峰回路转,确实是一个值得拍摄的题材。

banner

差点忘了,若阿丹杜雅没有被炸死/炸尸的话,5月6日是她31岁生日

一切从6月党选开始

回教党的纷争,因党选而起

续人民公正党因本南地补选成为媒体聚焦目标后,如今回教党也在媒体密集跟进报道下,成为备受关注的政党,这一切从6月党选开始。

回教党近期陷入「领袖资格论」的矛盾争议中。虽然,这不是路线之争,却是对掌握斗争路线的领导人「资格要求」。

原以为回教党在4月的中委已为「回教党与巫统共组联合政府」事件划上句号后,党选可在没有「突发议题」下顺利进行。

巫统逮到这机会,通过党营的《马来西亚前锋报》大事炒作回教党的纷争,试图制造分裂的假象。

uts-pro-anwar

可是近期的党选发展似乎逐渐炽热,长老会主席(Dewan Ulama)主席莫哈末道勿日前说,两个最高党职(主席和署理主席)应由宗教师出任。

他的言论,明显为寻求蝉联的现任署理主席纳沙鲁丁背书,至少他不支持缺乏宗教色彩,又暗示可能竞选第二把交椅的胡桑慕沙。

「领袖资格论」引发内部激烈的辩论,其影响层面不仅限于回教党本身,同时也是该党能否往中间路线靠拢,拥抱多元的关键契机。

教材中的教材,吸毒女孩的经历

吸毒女孩的经历:赌气-报复-堕落-吸毒-卖淫-戒毒-重生

这次不写政治,从罗秋俊的部落格中发现这篇文章,进入搜寻器寻找原文,可是找不到。唯有进入看起来最像原文和完整版的部落格,转载其文章和照片,纯粹与朋友们分享“一个吸毒女孩的经历”。

这篇文章,警惕和震撼意义非常强,加上图片的说服力(希望不是造假)增加以下它的可读性。全文如下:

女主角為了不要讓更多人被毒品危害,跟戒毒所合作用照片讓民眾了解吸毒是多麼可怕針頭打到哪裡皮膚就會爛到哪裡。

吸毒使皮膚潰爛,以後戒毒了傷口永遠不會好,手上、大腿上都會留下一個一個的坑洞若是潰爛太嚴重將必須要截肢,有些吸毒者因為找不到好的皮膚注射,開始往身上打造成全身性潰爛吸毒會害了你一生,勿碰毒品,根據統計吸食海洛因只有不到1%的能戒毒成功,做好了心理準備再往下看

阿麗今年22歲,家在遼甯丹東。16歲那年,她初中剛畢業,父母離異了,並都離她而去。阿麗也離家出走。

在這五六年裏,她沒回過一次家。每當提到她的家庭、她的父母,她就非常激動地說,今天的一切都是對他們的報複!

第一次吸毒,是發廊老闆強行在她胳膊上打了一針。昏睡了三天後又被注射過幾次,從此她就再也離不開毒品了。老闆就這樣控制著她和另外幾個女孩。她想跑,可剛跑出去沒多久,毒癮一發作就沒辦法了。

阿麗每晚出街、坐台,靠客人給的小費來應付生活開銷和買毒品。她每天至少要吸一“顆”(估計是一克),需要300多元。
掙夠毒資,滿足毒癮,成了她生活的惟一目標。

一般一天要注射3次,如果沒接到客,沒錢買白粉,就隻好注射"安定"或"三錯倫"。我問她“身體上有這麽多爛傷,晚上怎麽接客呢?”

她說她人長得漂亮,化妝時再用一些“花貼”將傷口貼上,就看不出了。講著講著,阿麗開始不停地抓自己,不停地吸煙,額頭上大粒的汗珠不斷往下流,人顯得很煩躁??又犯毒癮了。

過了好大一會,出去找貨的“老公”回來了,交給她一包東西,她立刻接過去,趴在地上,拿起一個瓶子碾起來。

在阿麗的意識中,沒有月、日的概念,隻有白天和夜晚之分。白天,她在過完毒癮後昏昏入睡;晚上是她的掙錢時間。夜幕來臨,她化完妝就要拖著那副爛胳膊爛腿出去找活,淩晨回家吸毒、睡覺,然後又起床化妝,又出街,幾乎天天如此。

我曾跟蹤過她一天24小時的生活,發現她幾乎一整天都不吃東西,可是要吸毒3次,抽掉兩包香煙。昨天,在她清醒的時候,她對我說:「我要戒毒,我要活著,你能幫我嗎?」在吸毒的日子裏,毒品就是生命的全部,一秒也離不開。

看看以下的真实照片,有点那个...要有心里准备...不喜勿入。

Sunday, May 3, 2009

503世界新闻自由日

503的可贵自由

wpfd2009

 

2001年5月投入报界服务至今已有8年,时间过得真快,总是没有好好的坐下来,让思绪沉淀,重新出发

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是反思的好日子。2007年8月架设了部落格,更深刻体会到新闻自由的可贵,同时肚懒那些限制新闻自由的人,以及干预媒体正常运作的人(政客和财团)。

年复一年的新闻自由论坛、讲座、讨论会和电影分享会等,出席多了开始有种重复的感觉。我们似乎还在原地踏步,为何没有进步呢?我们的问题?媒体老板的态度?政府的不诚恳?政客的干预?财团的左右?

pressfreedom2009

太多了,一言难尽。这是一个长征路程,不容易。它需要勇气,毅力和坚持,一种善意的执著,对自由的固执。

新任首相纳吉也向媒体释放善意,但是口说无凭,拿出诚意来吧!修改法令后再说啦!

独立新闻在线》的社论“以对话取代对抗”写得很好,值得推荐细读;而《当今大马》相关新闻报道如下:

右派崛起,纳吉摇摆?

马来右派崛起,纳吉能否站稳立场?
4月3日接棒至今,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没有多余的时间消耗在缺乏生产性的议题上打转,时间不是他的优势,掌握实权,调动资源和政府机关的运用才是他的强势。

上任至今不足1个月,纳吉落实两项政策,即开放27项次服务领域的股权和部分的金融领域,以及改教课题。虽然股权的开放没有太大惊喜和刺激作用,至少是久旱逢甘露,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效益。

「夫妇改教,孩子宗教归何处」的课题,纳吉展现政治魄力,在第二次的内阁会议中议决「夫妻改教,孩子必须按照夫妻两人结婚的信仰共同抚养」,解决困扰非回教徒多年的问题。

这项被马来社会视为「敏感」的宗教决定触及保守右派的内心深处,认为纳吉和巫统主导的政权向非马来人作出妥协和让步,换取他们的支持。

他们的焦虑结合回教社会的非政府组织力量,加上马来文报章的大幅度报导,为右翼保守势力提供反扑平台,抗拒「新政」。或许这不全然正确,但它反映出这批人士的不安和担忧。

uts-bkt-mly

这群不满者计有,专业的大马回教青年运动组织(ABIM)、回教徒律师公会、马来专业青年协会,以及其他团体等。

在此之前,《马来西亚前锋报》曾在4月15日和23日,封面报导「起来吧,马来人」,以及「大马信托基金的华裔配额固打售罄」新闻,引起不同角度的诠释和分析,以及不认同的声音。

传统上《马来西亚前锋报》表马来社会和政治党团利益,它们的立场也反映执政党的心态和保守马来社会的价值判断。近期的媒体报道和评论倾向不安,发出根基遭侵蚀的危机讯号,号召大团结,扮演压力集团角色,迫使求政府调整步伐。

uts-asm

尽管这些团体和人士无法代表广大的马来社会发言,惟他们却能主导舆论和扮演施压角色,结合认同回教党提出「巫统典当回教」言论的人,反映出马来社会对纳吉新政的看法。

与此同时,另一批由87个回教团体组成,自称为「捍卫回教团体联盟」(PEMBELA)组织,周三发表文告,呼吁全民对「改教」课题保持冷静,因为法庭还在审理「孩子宗教属谁」案件。

他们也吁请政府制定长期的解决方案,化解目前的纠纷和争议,特备是民事法庭和回教法庭的权限范围。

他们的呼吁与保守的回教团体和回教党的言论相差甚远,这也表示马来社会和回教社群对这课题的看法差异。

从「一个马来西亚」、「开放土着股权」和「改教事件」政策而言,纳吉明显的向非巫裔的中间人民靠拢,调整国阵步伐,争取更多城市和中产阶级的支持。

Saturday, May 2, 2009

Who Spin for Who?!

najib11Who Spin for Who: I'm Spin Doctor in ODN for Najib?! 

I was surprised when I saw this comment. I started to think...

Am l the spin doctor? Who am I to be the spin doctor for YAB PM Najib?

He is a great leader! Son of Tun Razak.

Did he pay me? or he is going to pay me? promote me? The answer is definitely NO! NO!! NO!!!  

But "Watching" is watching and monitoring me, he has this to say on April 26:  

Lately, you have been championing the role as Najib’s spin doctor in Oriental Daily. Readers are watching and are aware what hidden slogan and agenda you try to sneak into your articles.



You are no longer the Lum that upholded to the principle of reformasi when you are in your 20s.

Watching
Watching@Watching.com
120.141.92.8

 

This article is more interesting..... Umno Reins In Its Media, read HERE to learn more from Rocky
Headlines are being scrutinised. Captions are being commented on. The space for alternative views is shrinking.

Instructions are flowing from Putrajaya, not necessarily from the Prime Minister but from individuals who claim they are empowered to speak on his behalf.

The nett result: the mood in newsrooms across the country has become more cautious and editors more wary of pushing the envelope since Datuk Seri Najib Razak became the chief executive of Malaysia.

And the sentiment in the profession is that the controls are going to get tighter now that Najib has installed Datuk Johan Jaafar as the head of the Media Prima empire and has endorsed the return of Datuk Ahmad A. Talib as the editorial adviser to the New Straits Times Press stable of news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