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分钟的访问,基尔与东方的畅谈
承蒙网友们的支持,我将4383字数的5篇新闻原文照登,原汁原味奉上,盼能满足大家的阅读习惯。
其实5篇的内容早已浓缩在精彩谈话中,完整版新闻让大家可跟着基尔的思路,了解他对大选败仗、领导层的不满、党选的动作、改革的迫切性、马哈迪与阿都拉的比较、雪州联合政府的看法、雪州议长职的看法,以及邓章钦的评价等课题的看法。
以下是访问的全文,欢迎讨论,阅读愉快。
Monday, March 31, 2008
李家全为何辞职
李家全为民政党丢下一颗即时炸弹?
民政党顾问林敬益曾把李家全形容为民政党的四大天王,与党的总秘书谢宽泰、副主席郑可扬和民青团团长马袖强齐名。
林敬益对党内年轻专业领袖充满期待,毕业于新街场路皇家军事学院,尔后后获得政府奖学金留英的李家全拥有律师背景,且精通3语,深得林敬益的欣赏。
他是接班梯队的要员,政途广受看好,大选前被点名为槟州首长的3名人选之一,惟选民为他未来5年政途做了表决。
随着李家全于3月30日以“干净俐落”方式辞去党内7个州和中央党职,剩下党籍未辞而已,党内外开始讨论民政会否就此进入大选败仗后的另一场漩涡中?
民政党顾问林敬益曾把李家全形容为民政党的四大天王,与党的总秘书谢宽泰、副主席郑可扬和民青团团长马袖强齐名。
林敬益对党内年轻专业领袖充满期待,毕业于新街场路皇家军事学院,尔后后获得政府奖学金留英的李家全拥有律师背景,且精通3语,深得林敬益的欣赏。
他是接班梯队的要员,政途广受看好,大选前被点名为槟州首长的3名人选之一,惟选民为他未来5年政途做了表决。
随着李家全于3月30日以“干净俐落”方式辞去党内7个州和中央党职,剩下党籍未辞而已,党内外开始讨论民政会否就此进入大选败仗后的另一场漩涡中?
Sunday, March 30, 2008
基尔-精彩谈话
哦!来了,基尔的精彩谈话出街
承诺网友们,将刊登基尔的专访,周六两个多小时的专访,他谈了很多,一些可报道,另一些则纯粹限于我们之间,内幕嘛!
我写了5篇新闻,总字数达4383,若将它全放入部落格内,朋友们可能难以消化。
我将节录所有精彩的谈话,尽量原汁原味向朋友们呈现他的观点。
若大家想阅读原文的话,我再原文照登好吗?
承诺网友们,将刊登基尔的专访,周六两个多小时的专访,他谈了很多,一些可报道,另一些则纯粹限于我们之间,内幕嘛!
我写了5篇新闻,总字数达4383,若将它全放入部落格内,朋友们可能难以消化。
我将节录所有精彩的谈话,尽量原汁原味向朋友们呈现他的观点。
若大家想阅读原文的话,我再原文照登好吗?
够力的专访
对不起,还未到3月31日
虽然很想与网友们分享访问内容,但我依然不能转载,否则我会有麻烦。
我自己也很期待这新闻的出炉,因为我可以追问其他领袖的反应,看看他们如何回应基尔的观点。


看看基尔‘变脸’前后,他的这张新脸也成为反对党攻击他的课题之一,怀疑他使用botox。
先节录一些精采谈话作预告,明天再添详文。
虽然很想与网友们分享访问内容,但我依然不能转载,否则我会有麻烦。
我自己也很期待这新闻的出炉,因为我可以追问其他领袖的反应,看看他们如何回应基尔的观点。
看看基尔‘变脸’前后,他的这张新脸也成为反对党攻击他的课题之一,怀疑他使用botox。
先节录一些精采谈话作预告,明天再添详文。
“大选是这些病症的爆发主因,败仗成绩是疾病的诱发因素,巫统突然之间受重创令人措手不及,而且受很大打击。”
“我们应展开改革,巫统是国阵的主干和柱子,一旦这柱子腐败后,试问谁还要与它一起?难道它们(成员党)要等柱子倒塌后才走吗?到时腐败的柱子可能压倒它们。”
“马哈迪是医生,面对任何问题都直接了当寻求解决方案,开药方给解药,就算你不喜欢这苦药你也被迫吞进肚子,他会在较后时才慢慢向你解释。”
Saturday, March 29, 2008
基尔,你来了!
哈哈,基尔多益,你终于开声啦!
前雪兰莪州务大臣基尔多益终于搭上新媒体列车,成为部落客,设立自己的部落格。
我欢迎他到来虚拟,却充满无限可能的空间,至少他惊觉部落格的重要性。不怕慢,只怕站。

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接受新事务,尝试改变,总好过那些每天只会讲,满嘴发展人力资本的领袖。
不知道,阿都拉是否记得大选前设立的<致首相书信>网站?不晓得他有没有时间阅读?会不会阅读?
周六(3月29日)下午,与基尔进行一场深度专访,他谈了很多很多,非常健谈。
针对一些尖锐热辣的问题,我以为他会给“标准客套答覆”,不敢说出真相,惟我低估他。
他已设立自己的部落,3月28日撰写首篇文章。
他说:“日后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也能写更多文章。”
看来他来真的,通过媒体放话,试探基层反应,部署下一步。或许没有官职的他更自由,不受约束地畅所欲言。
访问的重点非常多,剖析巫统吃败仗、领导层问题、巫统的改革、国阵成员党的从旁观察、安华魅力、自己的党选动态和如何当反对党领袖等。
绝对值得期待的专访,请各位购买星期一(3月31日)的《东方日报》详读,支持我啦。
由于还未印刷出版,不方便在此转载,星期日午夜后就没问题。
前雪兰莪州务大臣基尔多益终于搭上新媒体列车,成为部落客,设立自己的部落格。
我欢迎他到来虚拟,却充满无限可能的空间,至少他惊觉部落格的重要性。不怕慢,只怕站。
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接受新事务,尝试改变,总好过那些每天只会讲,满嘴发展人力资本的领袖。
不知道,阿都拉是否记得大选前设立的<致首相书信>网站?不晓得他有没有时间阅读?会不会阅读?
周六(3月29日)下午,与基尔进行一场深度专访,他谈了很多很多,非常健谈。
针对一些尖锐热辣的问题,我以为他会给“标准客套答覆”,不敢说出真相,惟我低估他。
他已设立自己的部落,3月28日撰写首篇文章。
他说:“日后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也能写更多文章。”
看来他来真的,通过媒体放话,试探基层反应,部署下一步。或许没有官职的他更自由,不受约束地畅所欲言。
访问的重点非常多,剖析巫统吃败仗、领导层问题、巫统的改革、国阵成员党的从旁观察、安华魅力、自己的党选动态和如何当反对党领袖等。
绝对值得期待的专访,请各位购买星期一(3月31日)的《东方日报》详读,支持我啦。
由于还未印刷出版,不方便在此转载,星期日午夜后就没问题。
Thursday, March 27, 2008
阿都拉不断遭刮
Tuesday, March 25, 2008
为何展延党选?
如何解读展延党选,阿都拉要避开“倒拉”运动?
巫统展延原定今年8月举行的党选,这项决定也获得各州联委会原则上认同,预料本周四(3月27日)最高理事会将顺利通过这项挪后建议。
相信许多各级领袖尚未从3月8日的政治海啸中康复和调整心态,特别落马的重量级领袖、5州政权沦陷和内阁名单上落榜者,余震威力明显可见。
第12届大选成绩狠狠刮了国阵和巫统领袖数巴掌,各族选民通过选票方式“讲真话”,而阿都拉的威信也受到前受未有的挑战。

从玻璃市大臣、登嘉楼大臣、内阁人选(妇女组不满)、慕克里兹公然发表“倒拉”言论未受对付等事件,显示巫统领导层的威望受动摇。
元老东姑拉沙里有意挑战阿都拉的主席职,以及致函191区部主席呼吁召开特别代表大会的动作明显冲着阿都拉而来。
挑战主席的最低门槛须获得30%或58个区部提名,而召开特大的条件有三,即主席要求;2/3最高理事会成员致函要求;超过半数区部(96个)已经召开特大,并致函要求母体召开特大。
巫统展延原定今年8月举行的党选,这项决定也获得各州联委会原则上认同,预料本周四(3月27日)最高理事会将顺利通过这项挪后建议。
相信许多各级领袖尚未从3月8日的政治海啸中康复和调整心态,特别落马的重量级领袖、5州政权沦陷和内阁名单上落榜者,余震威力明显可见。
第12届大选成绩狠狠刮了国阵和巫统领袖数巴掌,各族选民通过选票方式“讲真话”,而阿都拉的威信也受到前受未有的挑战。
从玻璃市大臣、登嘉楼大臣、内阁人选(妇女组不满)、慕克里兹公然发表“倒拉”言论未受对付等事件,显示巫统领导层的威望受动摇。
元老东姑拉沙里有意挑战阿都拉的主席职,以及致函191区部主席呼吁召开特别代表大会的动作明显冲着阿都拉而来。
挑战主席的最低门槛须获得30%或58个区部提名,而召开特大的条件有三,即主席要求;2/3最高理事会成员致函要求;超过半数区部(96个)已经召开特大,并致函要求母体召开特大。
Monday, March 24, 2008
化解僵局三方案
三方案能否奏效,法理情的真考验
政治纠纷须回到政治轨道寻求解决方案,登嘉楼的“大臣僵局”虽可从宪法角度诠释和解决,惟僵局本身并非宪法可化解的纠纷。
3月8日大选成绩公布至今16天,首相阿都拉钦点的大臣人选依德利斯不获登州王室认同,委任大臣选从3月10日就职礼被取消的困局演变成今日的僵局。
尽管面对开除党籍和纪律对付的风险,基惹州议员阿末赛益依然接受大臣委任状,显然他已有心理准备面对最坏打算。
“大臣僵局”宪法的诠释和总检察署的法律意见,只能从“法”与“理”角度解决问题,却难易取得“合情”的解决方案。

胶状的僵局似乎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王室至今依然不肯会见主角之一依德利斯,反而苏丹米占今天在吉隆坡的登嘉楼行宫召见阿末赛益。
纵观目前的窘局,要解决这场大臣风波,极可能出现的局面有三种。
政治纠纷须回到政治轨道寻求解决方案,登嘉楼的“大臣僵局”虽可从宪法角度诠释和解决,惟僵局本身并非宪法可化解的纠纷。
3月8日大选成绩公布至今16天,首相阿都拉钦点的大臣人选依德利斯不获登州王室认同,委任大臣选从3月10日就职礼被取消的困局演变成今日的僵局。
尽管面对开除党籍和纪律对付的风险,基惹州议员阿末赛益依然接受大臣委任状,显然他已有心理准备面对最坏打算。
“大臣僵局”宪法的诠释和总检察署的法律意见,只能从“法”与“理”角度解决问题,却难易取得“合情”的解决方案。
胶状的僵局似乎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王室至今依然不肯会见主角之一依德利斯,反而苏丹米占今天在吉隆坡的登嘉楼行宫召见阿末赛益。
纵观目前的窘局,要解决这场大臣风波,极可能出现的局面有三种。
Sunday, March 23, 2008
他们失业后..
登州大臣困境
兼顾法、理、情:解开打死结的登州大臣困局
尽管登嘉楼摄政王谘询理事会(MPPR)决定挑选基惹区州议员阿末赛益出任州务大臣,但却无法突破纷扰15天的大臣难产僵局。
依德利斯留任与否,已触发首相阿都拉与登州苏丹米占意人选冲突风波,牵涉州宪法、皇室意见和政治需要,也引发“法、理、情”的争议。
国阵在3月8日大选的32州席中赢得24席(巫统23和马华1),回教党拿下8席;22名国阵州议员(不包括阿末赛益和依德里斯)联名签属支持依德里斯续任大臣。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代表摄政王的谘询理事会不认同依德利斯任大臣,这也可反映苏丹米占的立场。

布城首相署与登州皇室的针对大臣人选僵持不下,州政务亦不能入常执行,无人主持政务的日子已逾两周,影响行政操作和打击人民对政府的信心。
周日早上阿末赛益领取大臣委任状,另一边厢登州22名议员杯葛就职礼,导致上午的宣誓仪式被迫展延至另行通知;而阿末赛益的巫统党籍也遭州联委会革除。
开除党籍是否符合党章将是另一项争议性课题,因为开除党籍的权限不在州联委会,而是纪律委员会开会讨论和向最高理事会建议后,由最高理事会议议决是否开除或冻结某人的党籍。
根据登嘉楼州宪法第14(2)条,统治者必须根据判断,从所有州议员中挑选一名相信能获得大部分议员支持者出任州务大臣。
一般的做法是大臣的人选由执政党(国阵)推荐,可是阿都拉的人选不获皇室认同,因为苏丹米占对依德利斯很有意见,不满其高傲态度。
依德利斯获得22名州议员白纸黑字连署支持,支持率超过2/3,可是皇室对他处理数宗事件的方式不表认同,如去年9月8日峇都布洛示威、瓜拉登嘉楼升格为市(市议会标志)和3月8日投票日所发生示威事件。
尽管登嘉楼摄政王谘询理事会(MPPR)决定挑选基惹区州议员阿末赛益出任州务大臣,但却无法突破纷扰15天的大臣难产僵局。
依德利斯留任与否,已触发首相阿都拉与登州苏丹米占意人选冲突风波,牵涉州宪法、皇室意见和政治需要,也引发“法、理、情”的争议。
国阵在3月8日大选的32州席中赢得24席(巫统23和马华1),回教党拿下8席;22名国阵州议员(不包括阿末赛益和依德里斯)联名签属支持依德里斯续任大臣。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代表摄政王的谘询理事会不认同依德利斯任大臣,这也可反映苏丹米占的立场。
布城首相署与登州皇室的针对大臣人选僵持不下,州政务亦不能入常执行,无人主持政务的日子已逾两周,影响行政操作和打击人民对政府的信心。
周日早上阿末赛益领取大臣委任状,另一边厢登州22名议员杯葛就职礼,导致上午的宣誓仪式被迫展延至另行通知;而阿末赛益的巫统党籍也遭州联委会革除。
开除党籍是否符合党章将是另一项争议性课题,因为开除党籍的权限不在州联委会,而是纪律委员会开会讨论和向最高理事会建议后,由最高理事会议议决是否开除或冻结某人的党籍。
根据登嘉楼州宪法第14(2)条,统治者必须根据判断,从所有州议员中挑选一名相信能获得大部分议员支持者出任州务大臣。
一般的做法是大臣的人选由执政党(国阵)推荐,可是阿都拉的人选不获皇室认同,因为苏丹米占对依德利斯很有意见,不满其高傲态度。
依德利斯获得22名州议员白纸黑字连署支持,支持率超过2/3,可是皇室对他处理数宗事件的方式不表认同,如去年9月8日峇都布洛示威、瓜拉登嘉楼升格为市(市议会标志)和3月8日投票日所发生示威事件。
Saturday, March 22, 2008
我尊重的赛胡先阿里
赛胡先阿里,勇气型的政治人物
若你问我,马来西亚众多政治人物中,我最尊敬谁的话,我会说赛胡先阿里(Dr Syed Husin Ali)。
1998年我还在工艺大学唸书时,已经认识赛胡先阿里,他给我的感觉是和蔼可亲、谦虚有礼、不屈不挠和博学多才的政治领袖。
现年72岁(1936年9月23日出生在柔佛)的他拥有左倾思想,敢怒敢言,积极争取平等人权。
1974至1980年他因支持华玲农民示威行动,在内安法令下被判入狱未经审讯遭扣留6年,当时他还是在马大担任副教授和社会人类学系主任。
他在马来亚大学完成学士(1959)和硕士(1963)学位,1971年考获取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博士。在马来亚大学任教超过30年,教导人类学和社会学,并且出版多本有关人类学、政治学和政经评论书籍。
许多曾在马大毕业的政治人物,如前副首相安华、前贸工部长拉菲达和现任新闻部长沙比里曾是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1988年起担任人民党主席,至人民党与公正党合并成人民公正党,他出任新党的署理主席。
他曾在1990、1995和1999年大选中上阵,惟皆以落败收场,他未因此退出政坛,反而越战越勇。
安华非常尊重他,并赋予重要任务,惟媒体经常忽略他的存在。
周日(3月22日)我与他安排一场访问,谈超过1小时,印象中很久很久没与他畅谈国家大事。
以前在吉隆坡期间偶尔会与他聊天,当时的他没使用手机,要找他的话必须去八打灵再也的人民党总部。
以下是我与他的访问纪录。
若你问我,马来西亚众多政治人物中,我最尊敬谁的话,我会说赛胡先阿里(Dr Syed Husin Ali)。
1998年我还在工艺大学唸书时,已经认识赛胡先阿里,他给我的感觉是和蔼可亲、谦虚有礼、不屈不挠和博学多才的政治领袖。
现年72岁(1936年9月23日出生在柔佛)的他拥有左倾思想,敢怒敢言,积极争取平等人权。
1974至1980年他因支持华玲农民示威行动,在内安法令下
他在马来亚大学完成学士(1959)和硕士(1963)学位,1971年考获取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博士。在马来亚大学任教超过30年,教导人类学和社会学,并且出版多本有关人类学、政治学和政经评论书籍。
许多曾在马大毕业的政治人物,如前副首相安华、前贸工部长拉菲达和现任新闻部长沙比里曾是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1988年起担任人民党主席,至人民党与公正党合并成人民公正党,他出任新党的署理主席。
他曾在1990、1995和1999年大选中上阵,惟皆以落败收场,他未因此退出政坛,反而越战越勇。
安华非常尊重他,并赋予重要任务,惟媒体经常忽略他的存在。
周日(3月22日)我与他安排一场访问,谈超过1小时,印象中很久很久没与他畅谈国家大事。
以前在吉隆坡期间偶尔会与他聊天,当时的他没使用手机,要找他的话必须去八打灵再也的人民党总部。
以下是我与他的访问纪录。
Thursday, March 20, 2008
阿都拉会下台吗?
如果你是阿都拉,你会如何?
近期政治圈内最热门的话题非阿都拉莫属!
见到大家面总会问一句,伯拉会可以吗?他会下台吗?会遭推翻吗?谁有勇气挑起“反阿”大旗?
东姑拉沙里(姑里)已经放话,挑战阿都拉...这并不令人惊讶。
71岁的姑里拥有丰富的挑战巫统主席经验,至少前后3次挑战党主席。

首次是1987年姑里挑战马哈迪的党主席职位,微差落败,埋下巫统AB队分裂和遭法庭判决为非法组织的祸根。
历史总爱开人玩笑,特别是政治人物,当年与姑里同一阵营的大将竟然是当今首相阿都拉、外交部长莱斯雅丁和国内贸易与消费人事务部长沙里尔等。
2005年党选,尽管巫统最高理事会议决主席和署理主席不该受到挑战,姑里的话望生区部提名他竞选主席,惟完全不获其他区部认同,挑战失败。
阿都拉和纳吉顺利在没有竞选的情况下担任相关职位。
2008年姑里再次出击,宣布挑战阿都拉的主席职。若他的呼吁获得区部响应和支持,阿都拉肯定头大。
让我们看看姑里在3月19日的记者会实况:
当朋友问我阿都拉会否下台时,我总是反问会他们:“如果你是阿都拉,你愿意下台吗?会否斗争/挣扎至最后一秒钟?”
当巫青团和妇女组,两大臂膀出现不同主流的看法,发出异议声音时,情况开始不妙...一些人开始数日子过活...
会否自动走人,大家心中有数,政治人物对“下台”非常极度之特别敏感。没有多少人可做到“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的判断。
近期政治圈内最热门的话题非阿都拉莫属!
见到大家面总会问一句,伯拉会可以吗?他会下台吗?会遭推翻吗?谁有勇气挑起“反阿”大旗?
东姑拉沙里(姑里)已经放话,挑战阿都拉...这并不令人惊讶。
71岁的姑里拥有丰富的挑战巫统主席经验,至少前后3次挑战党主席。
首次是1987年姑里挑战马哈迪的党主席职位,微差落败,埋下巫统AB队分裂和遭法庭判决为非法组织的祸根。
历史总爱开人玩笑,特别是政治人物,当年与姑里同一阵营的大将竟然是当今首相阿都拉、外交部长莱斯雅丁和国内贸易与消费人事务部长沙里尔等。
2005年党选,尽管巫统最高理事会议决主席和署理主席不该受到挑战,姑里的话望生区部提名他竞选主席,惟完全不获其他区部认同,挑战失败。
阿都拉和纳吉顺利在没有竞选的情况下担任相关职位。
2008年姑里再次出击,宣布挑战阿都拉的主席职。若他的呼吁获得区部响应和支持,阿都拉肯定头大。
让我们看看姑里在3月19日的记者会实况:
当朋友问我阿都拉会否下台时,我总是反问会他们:“如果你是阿都拉,你愿意下台吗?会否斗争/挣扎至最后一秒钟?”
当巫青团和妇女组,两大臂膀出现不同主流的看法,发出异议声音时,情况开始不妙...一些人开始数日子过活...
会否自动走人,大家心中有数,政治人物对“下台”非常极度之特别敏感。没有多少人可做到“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的判断。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巫统风暴?
巫统风暴前的不寂静?
原以为3月18日内阁名单出炉后,可舒缓巫统内部紧张万变的政局节奏,但我们似乎都计算错误。
新出炉的69人的阁员名单会是一场风暴的前夕吗?从近期巫统局势发展的脉落,3月8日大选成绩敲醒一些政治上“甜睡”的领袖,连串的党内事件提醒我们,巫统已提早进入党选前的“激烈拉扯”阶段。

从选举成绩、丢失5州执政权、多名部长落马、慕克里兹致函要求阿都拉为败选负责辞职谢罪(而后又未受对付)、大臣人选不获马来统治者认同。
昨日的内阁名单、两名副部长拒绝受委就职、拉菲达曾致函16页书信给阿都拉、巫统和国阵总秘书拉西辞职,东姑安南接任,以及元老东姑拉沙里挑战阿都拉等,明显地向阿都拉传达讯息,即对领导层处理课题有不同看法。
巫青团长希山慕丁坦承,慕克里兹致阿都拉函件的内容反映基层的心声(阿都拉必须为败仗负责和下台辞职),包括凯里在内的巫青执委会一致认同不该向慕克里兹采取行动。
妇女组也因大姊拉菲达和二姊莎丽扎无缘入阁而油生莫名情绪,周三(18日)分别组两辆巴士往首相署与阿都拉会面表达心声,惟失望而归。
原以为3月18日内阁名单出炉后,可舒缓巫统内部紧张万变的政局节奏,但我们似乎都计算错误。
新出炉的69人的阁员名单会是一场风暴的前夕吗?从近期巫统局势发展的脉落,3月8日大选成绩敲醒一些政治上“甜睡”的领袖,连串的党内事件提醒我们,巫统已提早进入党选前的“激烈拉扯”阶段。
从选举成绩、丢失5州执政权、多名部长落马、慕克里兹致函要求阿都拉为败选负责辞职谢罪(而后又未受对付)、大臣人选不获马来统治者认同。
昨日的内阁名单、两名副部长拒绝受委就职、拉菲达曾致函16页书信给阿都拉、巫统和国阵总秘书拉西辞职,东姑安南接任,以及元老东姑拉沙里挑战阿都拉等,明显地向阿都拉传达讯息,即对领导层处理课题有不同看法。
巫青团长希山慕丁坦承,慕克里兹致阿都拉函件的内容反映基层的心声(阿都拉必须为败仗负责和下台辞职),包括凯里在内的巫青执委会一致认同不该向慕克里兹采取行动。
妇女组也因大姊拉菲达和二姊莎丽扎无缘入阁而油生莫名情绪,周三(18日)分别组两辆巴士往首相署与阿都拉会面表达心声,惟失望而归。
你的内阁又怎样?
哗赛,内阁出炉又怎样?
3月18日,首相阿都拉公布的新内阁阵容,可谓大幅度“廋身”。
阁员人数从原本的90人减至69人(或约24%),取消原有20个政务次长职,而且新任正副部长中,有一半是新面孔。
副部长人数为37人,可是名单宣布不到8小时,两名受委的副部长竟然胆粗粗地拒绝接委任,这是非常不寻常的迹象。

印象中马来西亚组阁历史上,不曾发生类似拒绝受委事件。这两人刮了阿都拉两巴掌,左一下,右一下。
他们是彭亨苏丹的弟弟东姑阿兹兰(副外交部长),据悉他与纳吉关系良好。
他拒绝出任副外长的原因是:“已经担任2届副部长,以为自己可升任部长,谁知却没有机会。”另一名来自彭亨的新人,之前完全没有政务次长或副部长经验的依斯迈沙比里却获委青年及体育部长。
另一名拒绝上京的是沙巴阿尼法(副交通部长),他也是沙巴首长慕沙阿曼的弟弟;拒绝原因是:“已出任两届副部长,应让位给新人。”
看来这内阁还未才操作已浮现问题,希望它不会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短命的内阁。
3月18日,首相阿都拉公布的新内阁阵容,可谓大幅度“廋身”。
阁员人数从原本的90人减至69人(或约24%),取消原有20个政务次长职,而且新任正副部长中,有一半是新面孔。
副部长人数为37人,可是名单宣布不到8小时,两名受委的副部长竟然胆粗粗地拒绝接委任,这是非常不寻常的迹象。
印象中马来西亚组阁历史上,不曾发生类似拒绝受委事件。这两人刮了阿都拉两巴掌,左一下,右一下。
他们是彭亨苏丹的弟弟东姑阿兹兰(副外交部长),据悉他与纳吉关系良好。
他拒绝出任副外长的原因是:“已经担任2届副部长,以为自己可升任部长,谁知却没有机会。”另一名来自彭亨的新人,之前完全没有政务次长或副部长经验的依斯迈沙比里却获委青年及体育部长。
另一名拒绝上京的是沙巴阿尼法(副交通部长),他也是沙巴首长慕沙阿曼的弟弟;拒绝原因是:“已出任两届副部长,应让位给新人。”
看来这内阁还未才操作已浮现问题,希望它不会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最短命的内阁。
Tuesday, March 18, 2008
内阁来咯!
充满哇晤声音的宣布:有些惊讶,但不意外
3月8日大选成绩出炉后第10天的3月18日,阿都拉终于宣布“他”的内阁,一个我认为依然无法真正反映国阵权利分享的内阁。
就如2004年,他在首相署1楼的汇报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各方等待已久的名单。
同样的,首相署官员没有吸取2004年经验,没有准备足够的内阁名单全册分派给记者,导致我们必须抢,否则就拿不到。


真失败,明知道国内外媒体高度重视这新闻,当局应该准备更多全册,让所有新闻工作者人手一份,而不是你争我夺,手脚慢的同行就无法拿到全册,必须上网下载。
纳吉呢?
我还记得2004年那一刻,副首相纳吉陪在他身边,今年却没有,反而是政府首席秘书西迪哈山在其身边。

当年驸马凯里还很高调的陪同岳父从首相办公室走到新闻发布会地点,那一幕我还记忆犹新。
当时他是首相的副首席机要秘书,很‘刁’的样子。4年后的今天依然榜上无名,有人说是活该,也有人认为可惜。
话说回来,3月18日阿都拉在记者会上受询为何纳吉不在时,他却说:“他还不是副首相,所以没有在我身边...”
阿都拉可能善忘,竞选期间他在槟城的威省接受《新海峡时报集团》访问提到,没有人可保证获得官职,除了纳吉肯定出任副首相之外。
既然纳吉铁定任副首相,为何不邀他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是请不动他?他不想来?还是完全没有邀请?

阿都拉的回答已告诉我们答案了。
内阁的哇晤声:
阿都拉根据内阁部门规模的大小和比重,先后宣读部长及副部长人选。
他念完正副首相掌管的部门后,轮到内政部(国安部与内务部合并而成的旧部门)部长名字是赛哈密。
我们记者在下面哗了很多声,还未来得及停;接着又听到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长由慕尤丁出任,又来一阵哇..晤...声音,拉姑落马也!
而后莱斯雅丁受委外交部长也引起声量较小得哇;另一个叫人意外的是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沙里尔的重新回阔,哗哇晤声都有。
3月8日大选成绩出炉后第10天的3月18日,阿都拉终于宣布“他”的内阁,一个我认为依然无法真正反映国阵权利分享的内阁。
就如2004年,他在首相署1楼的汇报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各方等待已久的名单。
同样的,首相署官员没有吸取2004年经验,没有准备足够的内阁名单全册分派给记者,导致我们必须抢,否则就拿不到。
真失败,明知道国内外媒体高度重视这新闻,当局应该准备更多全册,让所有新闻工作者人手一份,而不是你争我夺,手脚慢的同行就无法拿到全册,必须上网下载。
纳吉呢?
我还记得2004年那一刻,副首相纳吉陪在他身边,今年却没有,反而是政府首席秘书西迪哈山在其身边。
当年驸马凯里还很高调的陪同岳父从首相办公室走到新闻发布会地点,那一幕我还记忆犹新。
当时他是首相的副首席机要秘书,很‘刁’的样子。4年后的今天依然榜上无名,有人说是活该,也有人认为可惜。
话说回来,3月18日阿都拉在记者会上受询为何纳吉不在时,他却说:“他还不是副首相,所以没有在我身边...”
阿都拉可能善忘,竞选期间他在槟城的威省接受《新海峡时报集团》访问提到,没有人可保证获得官职,除了纳吉肯定出任副首相之外。
既然纳吉铁定任副首相,为何不邀他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是请不动他?他不想来?还是完全没有邀请?
阿都拉的回答已告诉我们答案了。
内阁的哇晤声:
阿都拉根据内阁部门规模的大小和比重,先后宣读部长及副部长人选。
他念完正副首相掌管的部门后,轮到内政部(国安部与内务部合并而成的旧部门)部长名字是赛哈密。
我们记者在下面哗了很多声,还未来得及停;接着又听到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长由慕尤丁出任,又来一阵哇..晤...声音,拉姑落马也!
而后莱斯雅丁受委外交部长也引起声量较小得哇;另一个叫人意外的是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沙里尔的重新回阔,哗哇晤声都有。
Monday, March 17, 2008
民政路在何方?
浴火凤凰 VS 泡沫危机:民政党的未来方向
民政党在本届大选中大吃败战后,已引发起泡沫化危机;目前民政党存亡只有两条路,更应回到起点重新寻回创党精神,或是将现成的文献内容内化成力量再出发。
民政在大选中,蒙受创党40年来最难堪的败仗,严重打击民政的士气,几乎断了其命脉。
该党竞选12国会议席只赢2席,参选的31席只胜4席位,痛失桥头堡槟州执政权以外,也很可能在明天的内阁阵容中失去唯一的部长职。
所有重量级领袖都在这次大选中栽反对党手上,许子根也不敌行动党新兵拉玛沙米,无缘上京任部长。

身为国阵成员党中规模最大的多元种族政党,民政党该何去何从?成立40年至今,民政是否继续符合时宜?该党的前途会否断送在第三代领导人许子根手上?
当党员高喊“万众一心”和“Satu Hati”时,他们内心肯定不好受,特别是今年即将欢庆创党40周年之际。
目前摆在民政党面前的选择不多,随着该党蒙受创党40年来最难堪的败仗,几乎断送其命脉后,重新出发的民政党是继续原有的“斯文的被动式”或“主动出击式”?
民政党曾有“国阵良知”的美誉,该党不醉心搞政治,相反的注重“技术官僚”,让人产生民政人“较干净”的印象。
民政党在本届大选中大吃败战后,已引发起泡沫化危机;目前民政党存亡只有两条路,更应回到起点重新寻回创党精神,或是将现成的文献内容内化成力量再出发。
民政在大选中,蒙受创党40年来最难堪的败仗,严重打击民政的士气,几乎断了其命脉。
该党竞选12国会议席只赢2席,参选的31席只胜4席位,痛失桥头堡槟州执政权以外,也很可能在明天的内阁阵容中失去唯一的部长职。
所有重量级领袖都在这次大选中栽反对党手上,许子根也不敌行动党新兵拉玛沙米,无缘上京任部长。
身为国阵成员党中规模最大的多元种族政党,民政党该何去何从?成立40年至今,民政是否继续符合时宜?该党的前途会否断送在第三代领导人许子根手上?
当党员高喊“万众一心”和“Satu Hati”时,他们内心肯定不好受,特别是今年即将欢庆创党40周年之际。
目前摆在民政党面前的选择不多,随着该党蒙受创党40年来最难堪的败仗,几乎断送其命脉后,重新出发的民政党是继续原有的“斯文的被动式”或“主动出击式”?
民政党曾有“国阵良知”的美誉,该党不醉心搞政治,相反的注重“技术官僚”,让人产生民政人“较干净”的印象。
别忘了君主立宪
Friday, March 14, 2008
皇室的力量
阿都拉与皇室的角力
大选成绩不只刮了国阵成员党一巴掌,巫统、马华、国大党和民政脸上的痛楚和热还未退,我们却也发现马来皇室的力量。
阿都拉不只失去2/3国会优势,拱手让出吉打、槟城、霹雳、雪兰莪州政权,若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一个州的话,他连首都也丢失,同时亦在吉兰丹输了更多席位给回教党。
就在这时候,一些州属的马来统治者开始以行动,对阿都拉的大臣人选表示不同看法。
首先,登州大臣委任和就职出现状况,《马来西亚前锋报》报道的新闻引起登州皇室不满(苏丹米占是现任国家元首)。
接着玻璃市大臣委任竟然出现双胞胎?!厉害,厉害!

获得首相钦点的大臣人选沙希丹說,玻璃市州拉惹可以挑選任何人出任玻州大臣,但此人選應被視為反對派人選。
沙希淡昨日(3月14日)与80名支持者,往布城回教堂进行星期五祈祷后和阿都拉进行讨论。
玻州拉惹挑选另一人(非沙希丹)为大臣,引发罕见的皇室与布城不协调。
玻璃市拉惹端姑賽希拉魯汀也是前国家元首。
看来阿都拉与现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在大臣人选方面真的有“某些”问题。

皇室在关键时刻与政府首长唱反调,显示内部深化的矛盾。到底阿都拉如何处理这宪制危机?看他的政治智慧啦!
是根据宪法?还是依据尊重马来统治者的传统?
他不应该继续接受4楼或其他差劲顾问(林敬益语)的意见,以免他们继续倒米。
为了国内政局,阿都拉选择缺席塞内加尔的回教大会组织峰会,无法亲自将轮值主席的棒子交出,但是他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
看来阿都拉真的很头疼,谁能协助他舒缓压力?
大选成绩不只刮了国阵成员党一巴掌,巫统、马华、国大党和民政脸上的痛楚和热还未退,我们却也发现马来皇室的力量。
阿都拉不只失去2/3国会优势,拱手让出吉打、槟城、霹雳、雪兰莪州政权,若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一个州的话,他连首都也丢失,同时亦在吉兰丹输了更多席位给回教党。
就在这时候,一些州属的马来统治者开始以行动,对阿都拉的大臣人选表示不同看法。
首先,登州大臣委任和就职出现状况,《马来西亚前锋报》报道的新闻引起登州皇室不满(苏丹米占是现任国家元首)。
接着玻璃市大臣委任竟然出现双胞胎?!厉害,厉害!
获得首相钦点的大臣人选沙希丹說,玻璃市州拉惹可以挑選任何人出任玻州大臣,但此人選應被視為反對派人選。
沙希淡昨日(3月14日)与80名支持者,往布城回教堂进行星期五祈祷后和阿都拉进行讨论。
玻州拉惹挑选另一人(非沙希丹)为大臣,引发罕见的皇室与布城不协调。
玻璃市拉惹端姑賽希拉魯汀也是前国家元首。
看来阿都拉与现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在大臣人选方面真的有“某些”问题。
皇室在关键时刻与政府首长唱反调,显示内部深化的矛盾。到底阿都拉如何处理这宪制危机?看他的政治智慧啦!
是根据宪法?还是依据尊重马来统治者的传统?
他不应该继续接受4楼或其他差劲顾问(林敬益语)的意见,以免他们继续倒米。
为了国内政局,阿都拉选择缺席塞内加尔的回教大会组织峰会,无法亲自将轮值主席的棒子交出,但是他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
看来阿都拉真的很头疼,谁能协助他舒缓压力?
难产的登州大臣
依德利斯能否顺利任大臣?
第12届大选尘埃落定后,最受关注的便是各州新政府的成立,在国阵掌权的西马半岛6州当中,登嘉楼却出现大臣“难产”的局面。
除了吉兰丹由回教党重新执政外,在野党合组的4州政府,目前除了霹雳州未成定局外,其他3州包括槟城、雪兰莪及吉打所推荐的首长和大臣经已产生。
不过,纵观国阵所执政的州属中,至今迟迟未有州务大臣宣誓就职的登嘉楼,处于不明朗的情况之中,以致引起揣测。
这事件暴露出登州巫统内部的不协调,以及加深皇室对大臣人选有不同看法的印象。
登州巫统在3月8日大选中赢得8个国席中的7席,以及31州席中的23席,落败的1国8州则由回教党胜出。
登州巫统州联委会主席兼原任州务大臣拿督斯里依德利斯在遴选候选人时,派出15名新人竞选3国12州,新人占总候选人的37.5%,也是众多巫统新兵上阵的州属。
他也一口气将两名巫统票选最高理事除名,引起当地基层不满,前往大臣官邸和州政府办公大楼达鲁依曼大厦前示威宣泄情绪。
两位遭割爱者,分别是马江区部主席阿都拉曼巴卡和乌鲁登嘉楼区部主席东姑布特拉(该区原任议员,前财政部副部长)。

大选前,首相阿都拉有意让2004年首次出任大臣的勿述区州议员依德利斯留任,可是这想法似乎碰上某些“阻力”。
原本定3月10日举行的州务大臣宣誓就职典礼,因为“技术”问题,依德利斯人在吉隆坡出席巫统最高理事会会议,无法及时赶回而告吹。
第12届大选尘埃落定后,最受关注的便是各州新政府的成立,在国阵掌权的西马半岛6州当中,登嘉楼却出现大臣“难产”的局面。
除了吉兰丹由回教党重新执政外,在野党合组的4州政府,目前除了霹雳州未成定局外,其他3州包括槟城、雪兰莪及吉打所推荐的首长和大臣经已产生。
不过,纵观国阵所执政的州属中,至今迟迟未有州务大臣宣誓就职的登嘉楼,处于不明朗的情况之中,以致引起揣测。
这事件暴露出登州巫统内部的不协调,以及加深皇室对大臣人选有不同看法的印象。
登州巫统在3月8日大选中赢得8个国席中的7席,以及31州席中的23席,落败的1国8州则由回教党胜出。
登州巫统州联委会主席兼原任州务大臣拿督斯里依德利斯在遴选候选人时,派出15名新人竞选3国12州,新人占总候选人的37.5%,也是众多巫统新兵上阵的州属。
他也一口气将两名巫统票选最高理事除名,引起当地基层不满,前往大臣官邸和州政府办公大楼达鲁依曼大厦前示威宣泄情绪。
两位遭割爱者,分别是马江区部主席阿都拉曼巴卡和乌鲁登嘉楼区部主席东姑布特拉(该区原任议员,前财政部副部长)。
大选前,首相阿都拉有意让2004年首次出任大臣的勿述区州议员依德利斯留任,可是这想法似乎碰上某些“阻力”。
原本定3月10日举行的州务大臣宣誓就职典礼,因为“技术”问题,依德利斯人在吉隆坡出席巫统最高理事会会议,无法及时赶回而告吹。
Thursday, March 13, 2008
老查走,不可惜
老查走了,并不可惜
3月11日早上7时,迷迷糊糊中接获查氏皇宫主人查卡利亚去世的消息。
我受指示前往巴生班丹马兰采访,因为首相阿都拉和雪州苏丹将前往丧府凭吊。
首次踏足查宫,果然气派非凡,可是豪华宏伟的查宫与附近的贫民窟格格不入。不过他神通广大,很多大事都变小事,小事当然成无事啦。
阿都拉和纳吉到来凭吊,还好苏丹没来,苏丹弟弟则前来慰问家属。
老查走了,没有太多可惜声,反而不断传出他上吊自杀的‘谣言’;我不知道是否属实,因为没机会近距离观察死者。
他的儿子哭着向人民恳请宽恕,原谅父亲在世的各种错误和冒犯;老查的弟弟卡扎里也发表类似言论。
他强调,哥哥没有为兄弟姐妹留下任何财产给他们!你相信吗?开玩笑!
现在让我们重温他的壮观豪宅...
接下来,让我们重温他的威风史。
熊老,你走好
我尊敬的熊老
获知熊玉生逝世的消息令我惊讶万分,完全没有想到他会突然之间病逝。
3月11日晚上与太太前往白沙罗新村,为熊老上1支香,愿他在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亦能看见白小重开。
葬礼报道可参阅《当今大马》。
白小一定,一定要看,若在这种民意高涨的情况下都教育部依然不愿交出锁匙,无法重开,我真的不懂该说什么好。
希山,如果你还是教育部长的话,拿出诚意来,让华教历史上记载你曾在2008年,勇敢地纠正白小这8年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

“华小要增建,白小要重开。阔别已八年,重新进原校。熊主席,你又回到日夜思念的原校,你生前的亲朋好友,来自全国各地的华教工作者,都跟你一起站在原校。”
“虽然此刻学生还不能进入原校上课,但是我们深信凭着大家的坚持和奋斗不懈,总有一天正义必然得到伸张,白小终究会重开。”

“等到白小重开那一天的到来,我们必告知你在天之灵,让你在极乐世界也能分享这一份盼望已久的喜悦。”
“熊主席,请你放心上路吧!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必然秉持高昂的斗志,完成你的遗志。”

熊玉生是近日来操劳过度,以及患上带状庖疹(生蛇)皮肤病,导致心脏病猝发。
他于3月10日1时10分于八打灵再也阿松大医院撒手人间。他享年70岁,留下其太太、2名儿子和3名女儿。
获知熊玉生逝世的消息令我惊讶万分,完全没有想到他会突然之间病逝。
3月11日晚上与太太前往白沙罗新村,为熊老上1支香,愿他在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亦能看见白小重开。
葬礼报道可参阅《当今大马》。
白小一定,一定要看,若在这种民意高涨的情况下都教育部依然不愿交出锁匙,无法重开,我真的不懂该说什么好。
希山,如果你还是教育部长的话,拿出诚意来,让华教历史上记载你曾在2008年,勇敢地纠正白小这8年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
“华小要增建,白小要重开。阔别已八年,重新进原校。熊主席,你又回到日夜思念的原校,你生前的亲朋好友,来自全国各地的华教工作者,都跟你一起站在原校。”
“虽然此刻学生还不能进入原校上课,但是我们深信凭着大家的坚持和奋斗不懈,总有一天正义必然得到伸张,白小终究会重开。”
“等到白小重开那一天的到来,我们必告知你在天之灵,让你在极乐世界也能分享这一份盼望已久的喜悦。”
“熊主席,请你放心上路吧!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必然秉持高昂的斗志,完成你的遗志。”
熊玉生是近日来操劳过度,以及患上带状庖疹(生蛇)皮肤病,导致心脏病猝发。
他于3月10日1时10分于八打灵再也阿松大医院撒手人间。他享年70岁,留下其太太、2名儿子和3名女儿。
惊心胆跳的8小时
Sunday, March 9, 2008
盖多过瓶,如何组阁?
糟糕!盖多过瓶,如何组阁?
组织中央政府的指标是国会议席的数目,看看以下的成绩你会头痛。
国阵在西马4个成员党的战绩,马华竞选40席剩15、民政12席剩2、国大党9席剩3、进步党零蛋。
这都是强烈反风、阿都拉失民心,人民通过选票告诉他:“我们要你听真话的”结果。
根据<辣手杂志>的报导,国阵要组成联邦政府时,也面对相关成员党不够国会议员出任官职的窘境。

阿都拉必须慎重地为内阁瘦身,2004年疯狂的胜利带来臃肿的内阁,人数之多可冠全世界之最!
区区2600万人,内阁的阵容竟然是29个部门(包括首相署),正副首相各1人、31部长、36副部长和22政务此长。
开玩笑,这么多官,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增加官职数目,齐齐开心。
阿都拉更兼任两个重要部长职,财政部和国内安全部!
让我们看看他如何部署!!
组织中央政府的指标是国会议席的数目,看看以下的成绩你会头痛。
国阵在西马4个成员党的战绩,马华竞选40席剩15、民政12席剩2、国大党9席剩3、进步党零蛋。
这都是强烈反风、阿都拉失民心,人民通过选票告诉他:“我们要你听真话的”结果。
根据<辣手杂志>的报导,国阵要组成联邦政府时,也面对相关成员党不够国会议员出任官职的窘境。
马华拥有4个部长、8个副部长、4个政务次长及1个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合共17个联邦官职,马华本届大选胜选的议员,不但全数可以当官外,更多出2个空缺有待“填补”。
民政党方面输剩2席,即霹雳宜力及柔州新邦令金,而民政党上届内阁中,共有1个部长、3个副部长及2个政务次长,其中一个政务次长是由上议员出任。
换言之,留下的5个官位却只有2人中选,腾空的3个国席要作何安排?
国大党则竞选9个国会议席,上届大选全数告捷,本届大选却输剩3席,仅剩霹雳打巴、彭亨州金马仑及柔佛昔加末,而上届内阁该党共有1名部长、3名副部长及2名政务次长,如今只剩3个“名不经传”的国会议员,要入阁也成问题。
人民进步党方面,党主席卡维斯在太平败北后,该党也不再拥有任何国会议席。
阿都拉必须慎重地为内阁瘦身,2004年疯狂的胜利带来臃肿的内阁,人数之多可冠全世界之最!
区区2600万人,内阁的阵容竟然是29个部门(包括首相署),正副首相各1人、31部长、36副部长和22政务此长。
开玩笑,这么多官,大家排排坐吃果果,增加官职数目,齐齐开心。
阿都拉更兼任两个重要部长职,财政部和国内安全部!
让我们看看他如何部署!!
巫统为何败?
巫统战绩分析
3月9日是一个令巫统全体惊讶万分的日子,身为国阵主干的巫统竞选117个国席和337个州席,分别赢得79国席(67.52%)和240州席(71.43%)。
2个马来选民占多数的吉兰丹(94.56%)和吉打(76.3%)州政权沦陷,此外霹雳(47%)、雪兰莪(51.1%)和槟城(35.2%)也遭反对党拿下执政权。
落马的重量级领袖计有3名部长,妇女、家庭和社会发展部长拿督斯里莎丽扎,新闻部长拿督斯里再努丁和乡村与区域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阿都阿兹。

4名副部长也遭反对党击败,他们是两位几乎同名的,拿督再纳阿比丁奥斯曼(乡村与区域发展部副部长)、拿督再纳阿比丁金(国防部副部长)、财政部副部长拿督阿旺阿迪,以及首次竞选的拿督阿都拉曼(首相署副部长)。
虽然巫统在2月24日后,巫统不劳而获2国和1州席,这似乎没有给巫统带来好势头,3月8日的开票结果让人跌破眼镜。
若从巫统竞选的国州席位分析,巫统落败的地区可分为两种,即以乡村为主的马来腹地(吉打和吉兰丹),以及城市马来中产阶级(槟城、霹雳和雪兰莪)。
马来腹地选区选民以乡村巫裔居多通常超过90%,他们的共同点是对硬体建设的发展要求不高,相反的对参选的党和候选人有一定要求。
他们除了希望候选人背景干净,具备宗教修养,另一关键是候选人政党的党魁形象,最高领袖成为党的化身与灵魂人物。

因此甘榜篱笆和电灯柱上悬挂最多的人头海报并非候选人,而是他们的党魁,如巫统的阿都拉和纳吉、回教党的聂阿兹与哈迪阿旺,以及人民公正党的安华。这与华人新村和城市政治差别很大。
一旦领袖形象遭抨击诋毁,该党的候选人也受拖累,马来腹地的巫裔选民对巫统领导层(州级和中央)存有某些怨言,却苦无发泄之处。
选举和选票成为表达不满的工具,可通过数种方式表达怨气,如不出来投票、投反对票和投废票。
3月9日是一个令巫统全体惊讶万分的日子,身为国阵主干的巫统竞选117个国席和337个州席,分别赢得79国席(67.52%)和240州席(71.43%)。
2个马来选民占多数的吉兰丹(94.56%)和吉打(76.3%)州政权沦陷,此外霹雳(47%)、雪兰莪(51.1%)和槟城(35.2%)也遭反对党拿下执政权。
落马的重量级领袖计有3名部长,妇女、家庭和社会发展部长拿督斯里莎丽扎,新闻部长拿督斯里再努丁和乡村与区域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阿都阿兹。
4名副部长也遭反对党击败,他们是两位几乎同名的,拿督再纳阿比丁奥斯曼(乡村与区域发展部副部长)、拿督再纳阿比丁金(国防部副部长)、财政部副部长拿督阿旺阿迪,以及首次竞选的拿督阿都拉曼(首相署副部长)。
虽然巫统在2月24日后,巫统不劳而获2国和1州席,这似乎没有给巫统带来好势头,3月8日的开票结果让人跌破眼镜。
若从巫统竞选的国州席位分析,巫统落败的地区可分为两种,即以乡村为主的马来腹地(吉打和吉兰丹),以及城市马来中产阶级(槟城、霹雳和雪兰莪)。
马来腹地选区选民以乡村巫裔居多通常超过90%,他们的共同点是对硬体建设的发展要求不高,相反的对参选的党和候选人有一定要求。
他们除了希望候选人背景干净,具备宗教修养,另一关键是候选人政党的党魁形象,最高领袖成为党的化身与灵魂人物。
因此甘榜篱笆和电灯柱上悬挂最多的人头海报并非候选人,而是他们的党魁,如巫统的阿都拉和纳吉、回教党的聂阿兹与哈迪阿旺,以及人民公正党的安华。这与华人新村和城市政治差别很大。
一旦领袖形象遭抨击诋毁,该党的候选人也受拖累,马来腹地的巫裔选民对巫统领导层(州级和中央)存有某些怨言,却苦无发泄之处。
选举和选票成为表达不满的工具,可通过数种方式表达怨气,如不出来投票、投反对票和投废票。
Friday, March 7, 2008
很棒的槟城人
庇能郎,鲁何料!
马来西亚政治历史上,特别是群众演讲的史记将记载3月7日在槟城韩江中学大草场举行的5万人群众大会。
出任最后一天首长的许子根说,根据警方报告,现场只有3万人。
这数目至少超越首相阿都拉、马华总会长黄家定、民政党顾问林敬益、代主席许子根等其他领袖出席在打枪埔举行的与民同在3千人集会。
3月1日的韩江中学也上演万人大集会,群众撑伞聆听反对党领袖的谈话,现场筹得3万8千令吉;3月7日则募得12万3千令吉。
虽然群众演讲人数未必反映选票,出席人数可夸大,筹款数目却不宜报假数(只能少报,不可报大),支持者日后可要求公布消费项目和细节。
告别光大28楼首长署的许子根看到这些群众数目和募捐款项,双脚应该发软,不担心是骗人的,除非他有保胜的秘密武器。
我很遗憾,遗憾自己无法在这段期间参与槟城的采访工作,上司决定留我在吉隆坡总部。我错失多场精彩的槟城政治新闻报导工作。
我强烈认为,身为新闻工作者不可闭门造车,不能躲在冷气房看几本书后就稀里哗啦,洋洋洒洒地写评论做分析。
若无法亲自现场观察,至少也须寻找和观察最接近真相的片段或文字。
现在不妨看看以下一些纪录片段。
马来西亚政治历史上,特别是群众演讲的史记将记载3月7日在槟城韩江中学大草场举行的5万人群众大会。
出任最后一天首长的许子根说,根据警方报告,现场只有3万人。
这数目至少超越首相阿都拉、马华总会长黄家定、民政党顾问林敬益、代主席许子根等其他领袖出席在打枪埔举行的与民同在3千人集会。
3月1日的韩江中学也上演万人大集会,群众撑伞聆听反对党领袖的谈话,现场筹得3万8千令吉;3月7日则募得12万3千令吉。
虽然群众演讲人数未必反映选票,出席人数可夸大,筹款数目却不宜报假数(只能少报,不可报大),支持者日后可要求公布消费项目和细节。
告别光大28楼首长署的许子根看到这些群众数目和募捐款项,双脚应该发软,不担心是骗人的,除非他有保胜的秘密武器。
我很遗憾,遗憾自己无法在这段期间参与槟城的采访工作,上司决定留我在吉隆坡总部。我错失多场精彩的槟城政治新闻报导工作。
我强烈认为,身为新闻工作者不可闭门造车,不能躲在冷气房看几本书后就稀里哗啦,洋洋洒洒地写评论做分析。
若无法亲自现场观察,至少也须寻找和观察最接近真相的片段或文字。
现在不妨看看以下一些纪录片段。
Subscribe to:
Posts (Atom)